农机资讯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农机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各地农机
农机购 农机资讯

【麦向幸福】唐建华:照顾好每一片土地,深耕前行

11-18
字体大小:

有“三十六盐场咽喉,数十州县要道”之称的海安市,依托优异的地理位置和肥沃的土壤,长期供应优质大米、小麦以及蔬菜等农作物。本期的主人公唐建国是土生土长的海安人,他和他的农机服务队拥有30多台农机设备,并在本年度连续购买了3辆麦赛福格森球系列S1304拖拉机,提供“耕种管收”一条龙服务,在海安乃至整个南通市声名远扬。

image.png


修“怕”了

谈及与麦赛福格森的相识,还需追溯到2017年。“我喜欢在手机上看抖音,瞧着很多不同地方的农机手都购买了爱科生产的拖拉机,后来发现我们周边地区也有人用。远的地方去不了,近处实地考察一下也不错。于是,我就到处寻找电话,去南通等地与机手交流、了解这款拖拉机的可靠性、耗油性等,他们都反映不错。”经过多方调研,唐建华虽然是打心眼里喜欢,但是他并没有立刻购买。“拖拉机又不是玩具,不喜欢可以扔掉,必须谨慎考虑。”他说。

然而,今年夏季作业时发生的一件事,彻底让他下了决心,必须换!原来,在今年的水田作业中,唐建华依旧驾驶着2015年购买的国产拖拉机作业,可谁曾想8天竟然用掉了2桶机油。其合伙人驾驶的拖拉机也因变速箱损坏停在地里等待配件将近一周。“真的修怕了!”唐建华连连摆手,很是无奈。面对这些突发事件,唐建华与另外两位伙伴下定决心,换掉机器。


“用心照顾每一片土地”

“农忙的时候,我曾经好几天都没睡觉,实在累的不行就躺在田埂上,睡觉想的都是如何把事做好。”2018年,南通地区遭遇台风雨水灾害,一片麦地变成了水汪汪的烂田,烂到可以插秧的地步。“其他人根本做不了,也不想做,我下决心一定要做好,首先抽干水,再平整,接着再用卫星定位播种。”唐建华兴奋地表示,没想到客户今年的小麦收成比往年还要高,潮的小麦亩产高达1400斤。“有一个镇共有49个村组,可以说从村东头到西头,全部要求我们去作业,我们就必须有责任心,否则伤了用户的心很难挽回。”

image.png

行走在乡间道路的麦赛福格森“全球系列”S1304拖拉机


 “和疲劳战说再见”

“我们现在有标准的作息时间,起床、吃饭、休息都不再混乱,与过去的疲劳战完全不同。”唐建华表示,现如今农忙时节,农机服务队的成员们依旧忙的不可开交,不同的是,大家的工作环境舒适了,并拥有标准化作息时间,作业效率还提高了。这其中,麦赛福格森拖拉机发挥了关键作用。

image.png

唐建华荣获爱科集团“幸福标兵”称号


“我以前买的国产拖拉机,与麦赛福格森完全无法相比,麦赛福格森的拖拉机操作简单舒适、故障少、作业效率高,而且省油!”唐建华说,开以前的拖拉机手不停脚不停,连续三四天作业下来操作手非常疲劳,干活效率也低。开麦赛福格森拖拉机则不同,操作简易,几乎只需把控方向盘和动力系统切换,连续作业机手依然很有精神,最关键的是,作业效率更高。

image.png

麦赛福格森“全球系列”S1304拖拉机方向盘近景特写


作业效率的差距有多大呢?唐建华还真做了对比。“老的那辆拖拉机,一天按8小时作业计算,能播种40亩地就算不错的表现了,而麦赛福格森拖拉机的作业效率是它的两倍,油耗更能节省四分之一。” 

image.png

麦赛福格森拖拉机从唐建华家中驶出

image.png

穿上鞋套才能驾驶麦赛福格森拖拉机


3年3万亩计划

“我的目标是在3年内农田耕作面积要超过3万亩。”唐建华表示,有了麦赛福格森拖拉机加入,明年他便敢签更多的合同,干更多的活。未来,他还要再继续购置性能出色的设备,同时扩大服务队的人员规模。

image.png

唐建华在农业行业满怀干劲与希望


 “以后我们的老设备要全部淘汰掉,都要换成麦赛福格森这样性能出色的好设备,唯有这样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唐建华表示,他已经吃过贪图便宜的亏,在需要规模和生产效率的背景下,性能可靠、皮实耐用、节能降耗的农业机械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唐建华说,爱科的售后服务也特别及时,“另外,我还有爱科车联网系统,有了这个我就可以通过手机了解设备的各种信息,包括作业信息统计分析以及何时进行设备检修。”这款爱科车联网APP,给唐建华的车队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

image.png

唐建华展示爱科车联网APP功能
image.png

麦赛福格森完善的售后服务让唐建华感到放心


农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行业,也是一个值得用心投入和耕耘的事业,3年3万亩的目标也并不是唐建华的终极目标。吃苦耐劳、敢闯敢拼、开放协作的唐建华,定将在农业这个大舞台上,用踏实、负责、进取的心态,不断深耕、开拓、前行。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

农机购官方微信二维码

相关报道

追记中国农民的杰出代表申纪兰

2020年6月28日,申纪兰永远离开了我们!这一天,距离她1951年在平顺西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已经69个年头。  69年里,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小康的朴实理念,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奋斗者之歌;  69年里,她不脱离农村,不脱离劳动。

[详情]
有“田参谋”,好技术沉下地头 有“田参谋”,好技术沉下地头

张中东(右一)在朔州市稻畦村田间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五月耕种季,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所长张中东开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段。作为农业科技特派员,他奔走在黄土高原的田间地头,让科学知识更接地气,为农民生产提供科技护航。

[详情]
郭营:雷沃服务队员中的培训讲师 郭营:雷沃服务队员中的培训讲师

“你们谁知道这个集线盒上的每个接口是干什么用的吗?”“这个是控制大灯的,这个是控制喇叭的……”在雷沃农业装备营销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培训基地,一群服务人员围在一台水稻机周边,大家正在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而站在中间的就是今天的服务培训讲师郭营。

[详情]
“藏粮于技”:让水稻种植更轻简高效 “藏粮于技”:让水稻种植更轻简高效

“我的微信名叫‘开直播机的老头儿’,水稻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是我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7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是农业机械化工程研究领域的泰斗。5月20日,罗院士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到了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一线地头。

[详情]
凝聚新时代“三农”工作强大合力 ——访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罗志军

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全国政协组建了农业和农村委员会,这是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和“三农”工作的有力加强。两年多来,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