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17年,持续低迷5年的中国起重机行业焕发新生机,全年近2万台的庞大体量,让这个行业热度居高不下。而从2018年一季度的市场表现看,火爆的势头依然持续蔓延。按常理讲,在这种订单供不应求的局面下,起重机制造商应该趁势推广,鼓励用户积极订购。但恰恰相反的是,徐工在这时向客户泼冷水,究竟为何?
雄安,一个满载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重大战略决策的全新地标,承载着党中央深入推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千年大计历史意义的战略工程。
雄安崛起,千年大计
3月27日,在距离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建设雄安新区整整一周年的时刻,一场前所未有的起重机客户发展交流会在雄安隆重召开。来自雄安新区的近300位吊装用户齐聚一堂,深度分享吊装行业发展前景和投资策略。
300位雄安吊装精英共议吊装发展前景
从卖产品到指导用户经营,徐工展现行业领导者姿态
与其说这是一场客户交流会,不如说是徐工为吊装用户的经营规划指点迷津。因为这场会议内容极具含金量,是徐工联合行业权威的第三方平台,历时一年多,从全国30多个省市的起重机用户调研中,得出的精华论断。会上,即便在10分钟时间内就完成价值4000万元的起重机产品交付,但徐工依然明确提醒用户,切勿盲目跟风购买吊车。
徐工起重机械事业部华北区总经理朱保卫将金钥匙交付客户手中
到底什么样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入手新车?
从全国来看,超80%的用户认为城市轨道交通、电力、铁路、设备安装、石化企业搬迁等项目回款和盈利状况偏好。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规划6条铁路、4座高铁站、1个机场,计划于未来三年内建成。 32家中字头企业表示“雄安新区建设不缺席,与发展政策同频共振”,将大力推进相关产业在雄安新区布局。 三大电信运营商也先后表态,将支持并落实雄安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前谋划,坚持高标准建设。一股强劲的动力正在雄安蓄势待发,瞄准目标,抓住机遇,必须做到有备无患。掌握这样的工程资源后,必须要充分衡量自己的整体能力,并全面做好未来数年的发展规划,切记只看眼前,盲目入手。只有全方位考虑后,具备条件,才可以果断进入或进一步扩充规模。
徐工起重机械事业部市场部部长余战分享吊车投资策略建议
从追求低价,到品质至上,10年锻造出更加理性的市场
工程资源掌握以后,如何做好吊车投资决策,成为目前大部分用户的关注焦点。这个话题放在10年前,也许多数用户会更多考虑吊车价格,但10年后的今天,价格因素、极限性能已经不再是用户购买起重机的第一焦点,增值保值替代了能用就行,高频性能替代了极限性能。这种投资观念的转变,正是中国吊装行业走向成熟的象征。而这背后,无疑对起重机制造商提出更高要求!
用户围绕G一代展车详细了解各项性能
纵观中国起重机制造行业,徐工依然承担技术变革的主导者责任
话题依然要回归到行业发展的本源,近十年的卧薪尝胆,中国的起重机整体水平提升显著,但内行人都清楚,5年的低迷期,徐工沉下心来专注产品的技术研发和升级。直到2016年,代表行业最高水平的G一代全系列起重机问世,一个“科技智能、绿色节能、品质性能、超高效能”的行业新时代正式来临。而随后的两年内,不管从整个制造行业的跟风,还是用户理念的转变,都带动行业全价值链的升级。徐工,依然在这次大变革中,承担着主导者的实力地位和责任贡献!
未来五到十年,精心算好“五笔帐”,才能在吊装行业游刃有余
“吊一钩,挣一钩;干一天,赚一天”的经营思想,也许从此一去不复返。真正专注的把吊装事业做强做优的企业,正逐渐开始去算“高出勤、高效率、高节能、高台班、高保值”的五笔帐。而算好这五笔帐的前提是对产品的明智选择和爱护保养。种种迹象都能看出,中国吊装行业,从上游制造商,到下游施工方,都在向着更理性、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市场火爆的当下,徐工向用户“泼冷水”,其实正是在用这种最真诚的方式,让所有用户时刻保持冷静。把用户放在心里,帮助用户可持续发展,是徐工一直以来的追求。不急功近利、不唯利是图,才能真正助推行业健康发展!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