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10时许,在山东省泰安市殡仪馆,山东农业大学师生、科技教育界人士以及各地农民代表等500多人,自发前来向我国著名小麦栽培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余松烈老先生的遗体告别,其中有于振文院士和王振林、封超年、郭文善等小麦专家,他们是余老在学校带出来的学生;还有很多来自山东滕州、平原等市县的农民,他们则是余老在田间带出来的学生。
“一生致力于作物栽培学教学和科研工作,致力于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致力于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和普及。这项老先生自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推广的技术,先后成为了6个省份的小麦主推栽培技术,多次刷新全国冬小麦单产纪录,惠及3亿多亩麦田,累计增产小麦260多亿斤。因此,老先生堪称中国现代小麦栽培学的奠基人。”山东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徐剑波说。
一个县的农民自发为他“授勋”,遍布天下的弟子主动为他“立传”,90多岁仍坚持带病到地头查看……一生牵挂麦田的老先生走了,留下的是3亿多亩麦田丰收的希冀。
科研攻关:从亩产200公斤到800公斤
余松烈,浙江省宁波慈溪人,1942年毕业于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艺系,1949年9月到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工作,自此踏上小麦科研之路。
余老与麦田打了67年交道,最牵挂的事情永远在麦田。他的女儿余亚勉介绍,2014年,病重的余老时常神志不清,但他一清醒就吵着要下地看麦子,兴奋地睡不好觉。“我就只好嘱咐来看他的朋友和学生,不要提小麦的事儿。”余亚勉说。
1974年秋播,余松烈来到当时的滕县史村,指导小麦管理上实行“六改”,包括改品种、降播量、适时早播、改耧播为机播等内容。这些是余松烈冬小麦精播高产理论的雏形。第二年夏收,史村820亩小麦平均亩产457.5公斤。而当时,山东小麦平均亩产不到180公斤。
余松烈在滕县5年,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小麦精播高产试验,集成创新了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1978年,余松烈的“冬小麦高产栽培的理论分析”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9年,余松烈开始担任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团长,至1989年,山东各地累计推广冬小麦精播高产示范田2126万亩,累计增产9.61亿公斤,节省小麦种子8000万公斤。
余老的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于振文介绍,在这段时间,余松烈总结并提出了小麦亩产栽培发展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和高产再高产的三个阶段理论,并针对三个阶段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矛盾,提出了解决办法。特别是研制出了小麦精量播种机,为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余松烈担任农业部小麦专家顾问组成员,开始在全国推广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1992年,该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定为“八五”“九五”期间农业重点推广项目,成为黄淮海6省冬小麦高产栽培主推技术。
进入新世纪以后,80多岁高龄的余松烈已不再主持科研项目,但他研究创新小麦精播高产技术的脚步没有停止。他发现,由于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过去的小麦精播机作业时拥草拥土,已经不能适应精播高产要求。他就和自己的学生、山农大教授董庆裕一起,经过5年反复试验,研制出小麦宽幅精播机,总结出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技术。
董庆裕介绍,该技术2006年开始推广,普遍增产幅度接近10%,目前已在黄淮海6省得到大面积应用。2009年,该技术在滕州创造了我国冬麦区亩产最高纪录。
2010年以来,余松烈把小麦高产攻关田的目标定为亩产800公斤。2014年,农业部在招远市组织小麦高产攻关实打,应用了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3.14亩麦田平均亩产达到817公斤,再次刷新山东省冬小麦亩产纪录,了却了老先生的心愿。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