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湖南省邵阳市组织开展农机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演练活动。情景模拟武冈市云山大道旁场院内发生一起拖拉机与联合收割机相撞并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的农机事故,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开展事故处置工作。
[详情]近年来我省通过积极调整基地品种结构,不断深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稳定发展水稻、玉米和大豆等粮食作物基地的同时,大力发展蔬菜、食用菌等特色经济作物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详情]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党的一项重要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政策的有效实施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其执行进度事关农业农村部对各省购机补贴政策的延伸绩效考核、事关部门履职尽责情况。
[详情]农机手坐在地边,轻点屏幕发出指令,农机就按照规划路线自动整地、播种、施肥、打药、收割……这一智能化、现代化的作业场景,正在河北省多地变为现实。资料图6月中旬,夏收夏种夏管的大忙时节,在赵县姚家庄村光辉农机合作社麦田里,一场智慧农机“大练兵”正在上演。
[详情]7月3日-5日,全省农机监理考试人员业务和技能培训班在长治市上党区举办。省农机发展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侯振全、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处副处长武国媛、省农机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各市农机监理所长以及各市县选拔的部分农机监理考试人员共计50余人参加了培训。
[详情]记者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据近期苗情监测点监测显示,今年全省25个主产县(市、区)共种植玉米1654.17万亩,同比增加113.48万亩,这是我省玉米种植面积持续3年减少后首次回升。
[详情]6月28日,由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主办、江苏省农机具开发应用中心、江苏省农机服务协会、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全国河蟹生产机械化观摩交流会在常州市金坛区召开,省农业农村厅沈毅副厅长、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李国平终生名誉会长和金坛区朱霞副区长出席会议。
[详情]6月23日,在团队首席张文毅研究员带领下,农机化所种植机械创新团队研发的水稻长秧龄大苗同步开沟插秧机在江苏兴化、睢宁成功进行了试验示范,分别开展长秧龄大苗培育小区试验、样机作业参数优化试验,并与南京农业大学一起召开了大苗机插现场观摩会。
[详情]7月4日,记者从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获悉,山西省“三夏”农机化生产基本结束,农业机械承担和完成了95%以上的生产任务,小麦机收率达到98.1%,玉米豆类机播率达到95.1%,保证了小麦颗粒归仓,为秋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详情]6月29日,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三级农机部门在合浦县党江镇联合举办了“广西玉米籽粒收获机械化现场演示会”,现场会的成功举办正式拉开了广西玉米籽粒收获机械化序幕,标志着广西玉米籽粒收获机械化推进行动正式启动。
[详情]近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对2018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延伸绩效管理优秀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六安市农机局连续6次被通报表扬为市级优秀单位,霍邱县农机化发展中心、霍山县农机服务中心为县先进单位,李涛、王善军、马锐和张德发4人为先进个人。
[详情]走进吉林省洮南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福顺高标准棚膜园区,树木葳蕤,鲜花盛开,芳草碧绿,一座座蔬果大棚齐排沃野,棚内植物郁郁葱葱,俨然一幅花红叶茂的水墨长卷绵延于六月的天地之间。
[详情]6月23日,在团队首席张文毅研究员带领下,农机化所种植机械创新团队研发的水稻长秧龄大苗同步开沟插秧机在江苏兴化、睢宁成功进行了试验示范,分别开展长秧龄大苗培育小区试验、样机作业参数优化试验,并与南京农业大学一起召开了大苗机插现场观摩会。
[详情]近年来,智能农机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热词。相对比于传统的农业机械,智能农机具有智能安全、高效节本、多能通用等诸多优势。现代农业绿色优质、节本丰产、高效发展离不开智能农机装备,通过众多智能化系统应用,在耕种管收植保各环节。
[详情]上海农林职业学院与上海中航欣盛航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欣盛航空”)于近日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同组建农业应用无人机生产教学研基地。会上,双方就农业种植与保护技术、农业设施技术、农业智慧管理等领域展开座谈,就共同培养农业高技能人才。
[详情]6月27日,以“合作共赢,务实推进中非经贸关系”为主题的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隆重开幕。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中联重科携9款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高端产品亮相博览会,受到了非洲地区企业和客商的广泛关注,彰显了中联重科助力中非合作。
[详情]为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应用,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普及化肥减量增效技术,6月27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吉林举办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培训班(第一期)。培训班上。
[详情]记者从甘肃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甘肃省投入5000台以上小麦联合收割机,确保小麦机械化收获面积达到860万亩以上。资料图小麦是甘肃省主要夏粮作物,占全年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
[详情]近年来,广西农机化主管部门积极落实四部委《推进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行动方案2017—2020年)》相关措施要求,推进蔗区“双高”基地建设,注重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因地制宜探索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树立标杆,典型引路。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