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资讯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农机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各地农机
农机购 农机资讯

漫谈|玉米全托管服务让多方受益

07-16
字体大小: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眼下正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期,在一些玉米地里,虽然有浇水、挖草的人,但是他们却不是这些地的主人,而是“保姆”。近些年来,在一些玉米产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保姆”式全托管。托管公司不仅负责玉米的播种、施肥,还负责病虫草害的统防、收获。在玉米生产收获的整个过程中,农民当起了甩手掌柜,收益却不低。而托管公司通过减少中间环节,规模化运营,减少了成本,也获得了不少利润。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徐春晖和您聊聊土地托管。

资料图

徐春晖:关于土地托管,先来讲一个故事。山西省定襄县神山乡的闫大姐常年和老公一起在外打工,2015年起她将自家的耕地按每亩500元—600元流转给别人。后来,村里贴出通知:有个合作社愿意采取一种新模式:统一旋地、统一供种供肥、统一播种、统一除草、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获、统一销售,为农户提供从种到管、从技术服务到物资供应的全程“保姆式”托管服务。闫大姐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和他们签订了协议,结果令她喜出望外:土地流转出去,一亩地一年的收入也就是500元—600元,而托管后,每亩除去成本可收入920元。闫大姐说,土地托管之后,使用权还是自己的,心里踏实,可以安心在工厂打工。

近些年来,在山西、陕西、山东、河南等地,出现了不少托管公司和合作社,这些公司的出现让参与其中的农民当起了“甩手掌柜”。土地托管后,农户增收了,对于组织者来说,前期付出了金钱,又付出了劳动,效益咋样呢?

其实,这里面的盈利模式很简单:托管后集中栽培农作物,可以通过从厂家代购农资和大面积成片的代种、代收、代销来挣取托管服务费,并且通过集中采购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使农资费用大幅降低,降低农作物生产成本;同时,原来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而土地托管后能够实现规模化种植,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实现大面积的快速转化、推广,提高产量,这样效益就出来了。

由于符合农业发展需求,近年来,以玉米为代表的全产业链服务的土地经营模式在多地获得了一定的发展。这种模式,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预计在未来,这种发展模式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和接受。

当然,作为比较新的事物,土地托管模式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包括产业链中的各个主体各自为政等,解决好其中的矛盾,让土地托管为更多的人带去便利和收益,需要地方有关部门积极搭建好的托管平台,为链条中的各个主体牵线、搭桥,让他们联合起来,解决好土地规模化集中的问题;然后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进而实现产业升级,提高相关的竞争力。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

农机购官方微信二维码

相关报道

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新变化? 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新变化?

10月26日到28日,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长沙举办。这个亚洲第一的农机大展,也被誉为我国农机产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从农机展上可以发现我国农业发展的哪些新趋势新变化?今年中国国际农机展首次在长江以南的城市举办,为此。

[详情]
从农机升级看农业科技进步 从农机升级看农业科技进步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新建村田间,收割机正在收获玉米。杨永伟摄(人民视觉)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详情]
产品迭代加速、高端化升级趋势明显 国产农机创新“马力”足

国家统计局12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年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农业生产季季接续、茬茬压紧。农机装备,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要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我国农机行业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有哪些新突破?记者进行了采访。

[详情]
以科技创新强劲驱动农业现代化

【专家视点】  作者:徐哲(宁夏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正深刻改变着我国农业的面貌,让人民的饭碗更稳,菜篮子更丰。2024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

[详情]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一、2020年上半年市场运行分析  1.总体运行情况  前几年,受自走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械大范围跨区作业冲击,叠加市场饱和度高,机手收益不佳、投资回收期延长、客户对新产品迭代更新的顾虑和观望等因素影响,导致市场自2015年的4.5万台规模。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