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资讯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农机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各地农机
农机购 农机资讯

看全程机械化如何赋能高原农业

06-10
字体大小:

近年来,青海省门源县因地制宜,以青稞、油菜两大作物为主要对象,以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秸秆处理为重点环节,加快推进农机科技创新,培育壮大农机服务市场主体,重点突破机械化种植、主要农作物产地烘干和高效植保等薄弱环节,促进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经营与管理相协调,全面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农机化已经成为助推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强大动力。

资料图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门源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87%。农业生产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秸秆处理五个环节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5%、85.6%、90%,90%,84%。青稞、油菜综合机械化率达90%,其中青稞油菜机耕率达到100%,机械化种植率达到90%,收率达到88%,高效植保机械作业能力超过100%;秸秆机械化处理率达到84.4%。年初,门源县成功跻身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的行列。


机械化与集约化相辅相成

正值春耕时节,门源县北山乡兴源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都忙着春耕生产,一台台搭载着耕整地设备的拖拉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呈现出一派“人勤春来早,春耕春播忙”的繁忙景象。在门源县,农机合作社是推广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载体,就拿春耕生产来说,门源县就探索出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以此来提高农作物机械化种植的水平。然而,对于门源县来说,在提高全程机械化水平方面,农机合作社最关键的作用在于推进当地土地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的土地经营不仅鼓了农民的腰包,还为机械化的大范围应用铺平了道路。

杨彪是门源县北山乡土生土长的农民,几年前做生意发家致富后,便把目光瞄准了村里的土地,“别看我们门源县地处高原,但地势平坦,十分适合农作物连片种植。”杨彪说,“门源县干旱、霜冻等自然灾害较多,但土地连片经营、机械化作业,会使生产成本下降,效益提高,使土地所有者与经营者获得‘双赢’。”从2008年开始,杨彪成立了惠农农牧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刚开始,杨彪利用机械服务的形式与农户合作,农作物种、收的主体还是农户,杨彪只提供农机具有偿服务。但是,在杨彪看来,这样的形式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土地的价值,于是,他向农户提出,把土地的耕种、经营权交给自己,农户每年等着收钱就行。农户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把地交给了杨彪。合作社流转了3000多亩土地,种了2300亩油菜、700亩青稞。仅一年的时间,农户们就看到了土地集约化的好处:春耕时,大型机械轰隆隆启动了,只需5个劳动力,3000亩地就轻松地种好了。到了年底,一亩地能拿到335元的分红。杨彪告诉记者,这335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240元的包底价格,如果农产品价格上涨,这个价格也会上涨,如果农产品价格下降,合作社给农户的钱也不会少于这个价格;二是农户参加二次分配的资金,“每亩地的收益除去包底价格后,再由农户和合作社分成,农户拿六成、合作社拿四成。”杨彪介绍道。

对于杨彪这个对土地和农村怀有深厚感情的人来说,土地规模化生产的意义还在于能够真正使农民走出土地。“农民在几亩地上的收入并不能满足致富的需要,一般都是春种后才外出打工,秋收时必须回来收农作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务工收入。”杨彪说,而现在,农民将土地交给合作社,一方面不耽误土地的收入,另外一方面也能够专心投入到外出务工当中,一举多得。“对于我来说,土地规模化生产与全程机械化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土地规模化生产提高了经济效益,我们才能引进更高效的农机装备,而机械化效率的提高也使得土地规模化生产得以实现。”杨彪说。

无独有偶,北山乡米家湾村村民方万寿也尝到了农机合作社带给他的甜头,他家里有20亩耕地,以前种青稞、油菜,两个劳力忙活一年,满打满算也就有一万多元收入。如今,永盛农牧机械专业合作社流转了他家的土地,土地租金每年能有1.5万元,家里解放出来的劳动力都在外面打工赚钱,每月有3000余元的工资。“将土地交给合作社我太放心了!他们从种到收全用农机作业,比我们一家一户种地强多了!”目前,正在门源县永兴饲料加工厂务工的方万寿高兴地说。

近年来,门源县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专业的农机合作社流转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促进了农作物生产专业化、集约化、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两年,为推进农机合作社等新型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建设,我县针对性地将购机补贴政策落实、项目实施、新技术和新机具推广、示范点建设等向专业服务组织倾斜,从技术、财力上给予了大力扶持,将购机补贴资金重点向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倾斜,在保证满足补贴需求的同时对重点机具进行县级叠加补贴。”门源县农牧机械管理站相关负责人张晓军介绍道,“为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业务水平,我们定期举办农机化技术培训班,对合作社带头人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培训。同时,组织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农机化项目实施工作,为服务组织提供先进农机具试验应用工作,将先进实用农机具直接推广到田间地头。”

目前,门源县拥有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239个,吸纳社员1781人,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组织)19个、农机具原值在5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180户。农机服务组织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面积达26万亩,占全县耕地的58.5%。


立足特色农业发展大农机

与平原地区不同,受气候影响,地处高原的门源县十分适合种植油菜和青稞等作物,“门源油、遍地流”,短短六个字就能看出门源县油菜的品质。同时,当地的畜牧业十分发达,这也催生了当地牧草产业的发展。因此,对于门源县来说,实现油菜、青稞、牧草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才是推进当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对此,门源县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做大做强、打造品牌”为主线,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发展思路,采取深松整地、半精量免耕播种、高效植保、机械化收获等措施,集成农艺和农机技术的有效结合,全面推进特色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

“与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相比,油菜和青稞的生长有很大的特殊性,比如成熟期不一致导致的油菜、青稞机械化收获的问题。”张晓军坦言,“在推广全程机械化的道路上,我们还是面临着非常多的难题。”

然而,门源县农机部门并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近年来,他们紧扣油菜、青稞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以高效植保和秸秆机械化处理等为着力点,加快油菜、青稞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重点推广青稞秸秆机械化打捆处理,油菜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机械化田间管理技术,巩固提升耕整地、机械化播种和机收等各环节机械化水平。“我县结合深松整地作业技术、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保护性耕作技术、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等项目,加快了主要农作物全程械化步伐。”张晓军介绍道。

为提高耕整地作业水平,门源县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老旧机型,放大农机购置补贴和作业补贴政策叠加效应,推进大中型拖拉机更新升级。“2018年,我县新增大中型拖拉机33台,其中50马力以上29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耕整地机具达1300余台(套),耕整地机械化水平达95%以上。全县推广应用高效机动喷雾机416台,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超过100%。全县收割机保有量稳定在500台左右,利用外地机具跨区作业,完成秋收工作,确保机收率达到90%以上。与此同时,加快发展大马力秸秆还田机具,确保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秸秆还田机和深翻犁数量保持在1300台(套)左右,实现秋翻和春翻共计27.5万亩。利用机械化打捆和机械化还田技术,使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到84.4%。”张晓军表示,“高效农机装备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除了油菜和青稞以外,推进牧草生产全程机械化也是门源县农机部门的工作重点。去年以来,门源县立足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建设两条主线,针对当地草产业主要饲草—燕麦的生产特点,以青贮和青干草调制全程机械化技术为主线,采取饲草全程机械化与先进农艺技术相结合,拓宽牧机服务市场,提高牧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和草场生产力,改善牧区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打造青海省牧草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促进了当地畜牧业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

“2018年,我县根据牧草生产全程机械化不同工艺流程,建成牧草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3个,示范面积0.3万亩。”张晓军说,“为解决长期以来饲草生产全程机械化青贮收割的瓶颈问题,我县整合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项目,购置饲草青贮机15台。并针对饲草企业和家庭农牧场融资难的问题,农牧部门多方筹措资金3383万元。”据了解,2018年,门源县全程机械化种植牧草14.6万亩,其中,粮改饲种植户90户,种植牧草6万亩。草产业全程实现机械化,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张晓军为记者算了一笔账:牧草机械播种可增产5%,机械收割鲜草能使产量提高10%,收割成本降低7%。同时实施免少耕、深松联合整地、秸秆还田等绿色环保为主的牧草全程机械化技术,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赢”,全面推进了门源县牧草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

农机购官方微信二维码

相关报道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一、2020年上半年市场运行分析  1.总体运行情况  前几年,受自走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械大范围跨区作业冲击,叠加市场饱和度高,机手收益不佳、投资回收期延长、客户对新产品迭代更新的顾虑和观望等因素影响,导致市场自2015年的4.5万台规模。

[详情]
数字赋能兴乡村 数字赋能兴乡村

数字经济是当下新兴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浙江是“数字经济”大省,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的经济社会形势,浙江省农业农村系统将“数字三农”工作提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高度重视。

[详情]
疫情下撂荒耕地治理的观察与思考 疫情下撂荒耕地治理的观察与思考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粮食安全与农业议题引起社会广泛讨论,农村耕地撂荒的现实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笔者所在的江西省是粮食主产区,面对疫情带来的风险挑战,正在开展撂荒耕地治理行动,抢抓农时进行春播春种。

[详情]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解“谁来种地”问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解“谁来种地”问题

夏收时节,记者在河南麦收现场采访发现,通过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要素、紧盯市场需求规避风险,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书写“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的答卷。

[详情]
粮食储备如何找准着力点

粮食储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纷纷围绕粮食储备工作积极发表意见。  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远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粮食安全标准线,我国的粮食安全有充分保障。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