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资讯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农机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各地农机
农机购 农机资讯

田间玩转高科技

05-27
字体大小:

春耕、夏收、秋种、冬播,一年四季,不同时节田里的农活儿也不太一样。目前,冬小麦丰收在望,而在东北,前不久刚刚完成春耕,稻田里的秧苗孕育着希望。这些年,科技在发展,各种智能装备、生物科技层出不穷。田里的农活儿,科技能不能帮上忙呢?

5月中旬正是黑龙江水稻插秧的黄金时节,抓住时机完成插秧,可以保证高质高产。不过,建三江红卫农场的种植户陈玉柱,却显得不慌不忙。他没有急着插秧,而是开着空的插秧机在农田转了一圈。他告诉记者:“我去定点去了。我把点全部定完之后,这个田块的数据就进入电脑了,就能实现无人驾驶了。”

陈玉柱用来定点的仪器,依靠北斗导航系统进行定位,驾驶过程中,陈玉柱标记了地块的四个角。他说:“这个蓝点是咱们机器的位置,一会儿我把机器调整到这个起始点这个位置上,然后我点执行,它就可以实现自主插秧了,我只负责在后面加苗看苗就可以了。”

陈玉柱的新机器,刚买了一个月。当时,农场引进新机具新技术,第一次听说“智能导航自动驾驶”,陈玉柱有些好奇,但也有点犯嘀咕。

陈玉柱家种着300多亩土地,每年插秧期都面临着雇人难、雇人贵的问题,他也很想看看这个新技术能不能帮点忙。

现场的演练示范很快让陈玉柱对无人驾驶产生了兴趣。虽说感兴趣,但这个机器比其他机型要贵一些,这也让陈玉柱有点头疼:带无人驾驶功能的插秧机售价是16万元,不带无人驾驶功能的是13万元。

不过,陈玉柱了解到,标价虽高,实际到手并不需要这么多钱。国家有农机购置补贴,根据《2018—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会根据农业生产实际需要和补贴资金规模,对补贴范围内的机具进行补贴。

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红卫农场场长王凤龙介绍,无人驾驶插秧机国家补贴是5.8万元多,农场每台补贴两万元,厂家和经销商每台让利1万元,到种植户的手中,每台是7.3万元左右,种植户能够接受。

国家通过补贴也推动了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这台无人驾驶插秧机的补贴力度比普通插秧机要大,因此,到手的价格并不比常规机器高,就这样,陈玉柱把智能导航无人驾驶插秧机开回了家。

陈玉柱说:”我这300多亩地,每年插秧都得在11天,每年传统是5个人,一个人500块钱,驾驶员这块就得(省)5500块钱。”

雇驾驶员的费用节省下来了,同时,这台机器提高了效率,工期缩短,其他工种的人工费也省了下来,这300多亩地总共节约人工费13500元左右。另外,陈玉柱还发现,他一直担心的能不能插直的问题,自动驾驶也比之前用人工干得要好。

丰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王锐说,智能导航无人驾驶插秧机用了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定位精度能够达到2.5厘米。

陈玉柱今年插秧全是用的无人驾驶插秧机,不过,像陈玉柱这样的种植户,在他所在的红卫农场中占到的比例也仅有不到百分之三,很多农户还是有所顾虑。

农机具应用北斗导航系统对4G信号有较高要求,一方面,通信部门正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以配合新技术应用于农业机具,同时,针对目前的问题,插秧机公司为用户免费提供临时基站来增强信号,保障机器的使用效果,并安排了大量厂家的维修保障人员活跃在田间地头。

除了无人驾驶插秧机,今年,在黑龙江三江平原,使用无人机进行水稻航播,实现了大面积成行播种。无人驾驶整地机、无人驾驶植保机也活跃在田间。在吉林松原,无人驾驶的免耕播种机省时省力。在新疆,机械化移栽番茄,又快又好。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王甲云表示:“全国农作物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经超过67%。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先进技术必然会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不断应用到农机装备上来。农机智能装备能够最大限度节约人工成本,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它的功能更加强大,能够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农业机械化正在向着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这些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成本,而一些绿色防控技术,则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

以往,大棚种植西红柿往往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激素,来促进西红柿坐果和果实膨大。遇上病虫害,更是离不开农药。大棚番茄常见的害虫是白粉虱,一旦发生,蔓延快,很难杀灭,农药残留难以避免。

河北衡水饶阳县吾固村是当地的蔬果之乡。刘志峰是吾固村的菜农,以往种植西红柿,和别人一样,杀虫靠农药,坐果靠激素蘸花,有时候掌握不好浓度,还常常长出畸形果,卖不上价钱。

王玉波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生防中心主任,他们的工作就是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他介绍,在大棚西红柿里面没有虫媒为它授粉,所以筛选的是在大棚里面授粉效率比较高的熊蜂来为作物授粉。而针对害虫白粉虱,他们也培育了专门的防控蜂种。

技术不再是难题,困难的是如何推广。吾固村成为他们的技术示范点。

起初,村民刘志峰和同村菜农们都有点信不过。刘志峰说:“怕这个蜂不能使。我还得用点激素,用点激素我掺着用,后来村里找来了,说你不用用这激素,我逐渐就不使激素了。”

用了几年,刘志峰也从最初的不信任到现在的不停叫好。今年,熊蜂不是免费提供了,需要购买,200元一箱,刘志峰非常积极地报了名。

熊蜂授粉提升了产量,同时还改善了口感,这就给刘志峰带来了更多的商机,他打通了直接给超市供货的渠道,价格也卖了上去。

虽然使用了生物防治的农产品品质更好,但是,由于成本高,价格也相对较高,市场空间还是有限,对很多菜农来说,使用了熊蜂授粉,并不都能够像刘志峰这样有这么好的销路。另外,绿色防控技术的使用,和农药激素比起来,技术复杂一些,也对使用的农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场空间有限,用起来也不像农药那么简单,这都导致了这么多年来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存在局限。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员赵中华说:“从2013年我们项目开始以后,我们引导农民把它作为一个授粉的手段在用,到去年年底,我们大概有2000多万亩。整个蔬菜果树,大概是有近10亿亩这样的面积,其中比较突出的,大概也得有两三亿亩,这个2000万亩就是很少很少的一个比例了。”

而由于用户发展较慢,提供这项技术产品的企业,也一直面临不小的挑战。

针对目前的情况,农业专家表示,除了引导消费市场、做好新技术示范,同时也可以通过政策支持来吸引更多的专业种植者使用新技术。

赵中华说:“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领农民一起去把这个事情做大。用户群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生产成本自然会下降。作为一个新的技术,作为生产方,可能要给它一些支持,让它建厂,搞繁殖,搞技术的优化。作为用户这一端,使用成本相对比较高,这样给他一定的补贴,刺激他愿意用。用的人多了,可能效果也出来了,这个自然就推广了。”

我们常常说“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田间地头。新技术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让农民们节约了成本,增加了效益,也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让我们的餐桌更加绿色。农业的供给侧改革,少不了科技的助力,而科技的力量也将改变大江南北各地传统的农业作业方式。怎样更好借助科技的力量,释放农业生产中的潜力和活力,怎样创造一个更有利于新科技应用推广的环境,值得我们进一步摸索。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

农机购官方微信二维码

相关报道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一、2020年上半年市场运行分析  1.总体运行情况  前几年,受自走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械大范围跨区作业冲击,叠加市场饱和度高,机手收益不佳、投资回收期延长、客户对新产品迭代更新的顾虑和观望等因素影响,导致市场自2015年的4.5万台规模。

[详情]
数字赋能兴乡村 数字赋能兴乡村

数字经济是当下新兴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浙江是“数字经济”大省,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的经济社会形势,浙江省农业农村系统将“数字三农”工作提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高度重视。

[详情]
疫情下撂荒耕地治理的观察与思考 疫情下撂荒耕地治理的观察与思考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粮食安全与农业议题引起社会广泛讨论,农村耕地撂荒的现实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笔者所在的江西省是粮食主产区,面对疫情带来的风险挑战,正在开展撂荒耕地治理行动,抢抓农时进行春播春种。

[详情]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解“谁来种地”问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解“谁来种地”问题

夏收时节,记者在河南麦收现场采访发现,通过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要素、紧盯市场需求规避风险,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书写“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的答卷。

[详情]
粮食储备如何找准着力点

粮食储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纷纷围绕粮食储备工作积极发表意见。  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远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粮食安全标准线,我国的粮食安全有充分保障。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