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资讯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农机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各地农机
农机购 农机资讯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作用突出 潜力巨大

10-25
字体大小:

生产性服务业:农业产业发展新动力

在今年的国庆中秋小长假期间,安徽农户老朱老两口既幸福又烦恼。幸福的是,几十亩玉米获得了丰收;烦恼的是,收回来的玉米脱粒和销售成了难题。村里缺少专门的农业服务组织来做这些事情,老两口岁数大了许多农活干不动,眼看着收到家里的玉米在阴雨天里快要发霉了,却无计可施。

老朱两口子的遭遇在如今的农村并不少见。“村里的年轻人都进城务工了,留守村里的人大多数年岁都大了,许多活计干不了。即使愿意花钱雇人来干,也找不到门路。”老朱说。

其实老朱遇到的这一难题仅仅是农业产业中的一个方面,在整个农业产业中,许多环节衔接起来还比较困难。比如经常出现的果农产品滞销问题、秸秆处理还田问题、畜禽粪污处理难题等等都困扰着整个农业产业发展。随着农地流转的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出现,这些制约农业生产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农业服务业需求迫切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宏宇不久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服务组织规模小实力弱、对普通农户带动力不强,特别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合算的事情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加快培育各类服务组织,大力发展面向广大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服务。

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突破。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国庆节前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透露,自2013年首次突破1.2万亿斤大关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4年站稳这个台阶,预计2017年也会保持在1.2万亿斤水平。

“我们用不到世界1/10的耕地生产了世界1/4的粮食,养活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韩长赋表示。

据了解,近5五年来,不仅粮食连年丰收,其他重要农产品也供应充足,肉蛋菜果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不仅粮食生产总量上去了,农业产业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竞相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2016年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的产值之比达到了2.2:1,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了2200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5700亿元。而且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了65%,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水稻的机械化水平超过75%,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已由千百年来以人力畜力为主转到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

系列数字反映了我国农业产业的巨大成就,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难题依然在困扰着中国的农业产业。

记者近日从农业部获悉,该部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这意味着农业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受到了更多重视,“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推进发展农业服务业

据张宏宇介绍,近年来为解决“谁来种地”的难题,中央提出要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为此出台了不少相关指导意见。

“着力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经营制度改革入手,一方面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着眼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实现服务集中型规模经营,来解决‘怎么种好地’的问题。”张宏宇说。

目前,按照农业部的划分方法,农业的新型经营主体总体上大约有四大类:家庭农场87.7万家、农民合作社193万家、产业化经营组织41.7万家、社会化服务组织115万家。

据农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的土地流转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全国约35%的农户土地得到流转,“谁来种地”的难题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如何种好地”的难题越发突出,这则需要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来解决。

201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方向。最近几年中央1号文件都要求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中央《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提出了培育服务主体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支持政策和具体要求。

据张宏宇介绍,此次制定下发的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意见,覆盖从田间到餐桌整个农业全产业链条。“中国的农民现在生产能力是非常强的,但是卖不出去东西是农民经常遇到的难题。”张宏宇说。怎样帮助农民营销,或者说搭建相关的平台,让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能够货畅其流,显得更为迫切。“这需要我们政府包括多元化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来帮助解决。”

实际上,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深入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也加快发展。服务领域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各个产业,涌现出全程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多种服务方式,对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作用日益突出。

据了解,中国拥有农户2.6亿,还有3000万左右的牧民、渔民、林农。张宏宇介绍称,以美国为例,虽然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仅为2%左右,但为农业产业服务的人口超过10%。由此来看,中国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潜力巨大。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

农机购官方微信二维码

相关报道

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新变化? 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新变化?

10月26日到28日,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长沙举办。这个亚洲第一的农机大展,也被誉为我国农机产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从农机展上可以发现我国农业发展的哪些新趋势新变化?今年中国国际农机展首次在长江以南的城市举办,为此。

[详情]
从农机升级看农业科技进步 从农机升级看农业科技进步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新建村田间,收割机正在收获玉米。杨永伟摄(人民视觉)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详情]
产品迭代加速、高端化升级趋势明显 国产农机创新“马力”足

国家统计局12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年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农业生产季季接续、茬茬压紧。农机装备,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要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我国农机行业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有哪些新突破?记者进行了采访。

[详情]
以科技创新强劲驱动农业现代化

【专家视点】  作者:徐哲(宁夏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正深刻改变着我国农业的面貌,让人民的饭碗更稳,菜篮子更丰。2024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

[详情]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一、2020年上半年市场运行分析  1.总体运行情况  前几年,受自走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械大范围跨区作业冲击,叠加市场饱和度高,机手收益不佳、投资回收期延长、客户对新产品迭代更新的顾虑和观望等因素影响,导致市场自2015年的4.5万台规模。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