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期。当前,“谁来种地”的问题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只有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尽快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才能担当起现代农业建设的历史重任。
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解决“谁来种地”问题
一、推进农业现代化亟须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农民问题历来是一个战略性问题。作为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民既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根基,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未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农民职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规模化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现阶段,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关键举措。
在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谁来种地”问题,强调要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2016年4月,在安徽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自2012年以来,连续5个中央1号文件都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出了重大部署,特别是201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把职业农民培养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中央1号文件的部署安排,充分表明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三农”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各级政府必须坚持不懈抓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从根本上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从现代化全局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性问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民要小康,收入要连涨”,虽然这几年我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收入相对差距有所缩小,但是绝对差距不断扩大。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195元,农村居民仅为11422元,两者相差近两万元,而且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低,享受公共服务少,很大程度上农民还是一种“身份”称谓,没有成为一种体面的职业。当前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越来越多的农民打造成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领办人和农业企业骨干,并通过大力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使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从整体看,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问题突出,还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成为制约“四化同步”的瓶颈。一是数量萎缩。统计表明,我国从农业生产转移出的农民工数量达2.77亿,目前仍以每年数百万的速度在增长,务农农民尤其是青壮年农民急剧减少。二是结构失衡。留守农村的农民,以老年、妇女居多,浙江、江苏务农农民平均年龄已达57岁。三是素质堪忧。务农农民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到70%以上,农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仅1.7%,远低于全国6.2%的平均水平。四是后继乏人。农村新生代劳动力绝大部分选择“跳农门”,务农农民成了国民素质的“低洼地带”。由于劳动力素质问题,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难以利用,高水平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业现代化要取得明显进展。我国农业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推进农业现代化面临严峻的挑战,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积极推进务农农民职业化进程,加快构建一支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和保障。
二、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初见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农业现代化需要,将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抓,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中成效初显。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结合实际完善培育制度、强化体系建设、增加经费投入,着力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整体框架体系,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我国于2012年在全国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2014年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2015年启动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在中央政策指引和国家试点示范推动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列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落实扶持政策,细化工作要求,推动试点示范深入开展。目前,全国已有4个省、21个市和487个县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示范培训体系,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产业带动、农民主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格局。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