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资讯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农机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各地农机
农机购 农机资讯

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解决“谁来种地”问题

12-06
字体大小: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期。当前,“谁来种地”的问题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只有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尽快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才能担当起现代农业建设的历史重任。  

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解决“谁来种地”问题

一、推进农业现代化亟须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农民问题历来是一个战略性问题。作为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民既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根基,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未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农民职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规模化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现阶段,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关键举措。    

在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谁来种地”问题,强调要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2016年4月,在安徽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自2012年以来,连续5个中央1号文件都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出了重大部署,特别是201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把职业农民培养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中央1号文件的部署安排,充分表明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三农”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各级政府必须坚持不懈抓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从根本上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从现代化全局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性问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民要小康,收入要连涨”,虽然这几年我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收入相对差距有所缩小,但是绝对差距不断扩大。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195元,农村居民仅为11422元,两者相差近两万元,而且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低,享受公共服务少,很大程度上农民还是一种“身份”称谓,没有成为一种体面的职业。当前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越来越多的农民打造成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领办人和农业企业骨干,并通过大力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使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从整体看,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问题突出,还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成为制约“四化同步”的瓶颈。一是数量萎缩。统计表明,我国从农业生产转移出的农民工数量达2.77亿,目前仍以每年数百万的速度在增长,务农农民尤其是青壮年农民急剧减少。二是结构失衡。留守农村的农民,以老年、妇女居多,浙江、江苏务农农民平均年龄已达57岁。三是素质堪忧。务农农民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到70%以上,农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仅1.7%,远低于全国6.2%的平均水平。四是后继乏人。农村新生代劳动力绝大部分选择“跳农门”,务农农民成了国民素质的“低洼地带”。由于劳动力素质问题,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难以利用,高水平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业现代化要取得明显进展。我国农业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推进农业现代化面临严峻的挑战,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积极推进务农农民职业化进程,加快构建一支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和保障。 

二、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初见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农业现代化需要,将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抓,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中成效初显。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结合实际完善培育制度、强化体系建设、增加经费投入,着力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整体框架体系,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我国于2012年在全国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2014年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2015年启动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在中央政策指引和国家试点示范推动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列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落实扶持政策,细化工作要求,推动试点示范深入开展。目前,全国已有4个省、21个市和487个县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示范培训体系,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产业带动、农民主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格局。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

农机购官方微信二维码

相关报道

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新变化? 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新变化?

10月26日到28日,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长沙举办。这个亚洲第一的农机大展,也被誉为我国农机产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从农机展上可以发现我国农业发展的哪些新趋势新变化?今年中国国际农机展首次在长江以南的城市举办,为此。

[详情]
从农机升级看农业科技进步 从农机升级看农业科技进步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新建村田间,收割机正在收获玉米。杨永伟摄(人民视觉)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详情]
产品迭代加速、高端化升级趋势明显 国产农机创新“马力”足

国家统计局12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年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农业生产季季接续、茬茬压紧。农机装备,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要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我国农机行业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有哪些新突破?记者进行了采访。

[详情]
以科技创新强劲驱动农业现代化

【专家视点】  作者:徐哲(宁夏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正深刻改变着我国农业的面貌,让人民的饭碗更稳,菜篮子更丰。2024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

[详情]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一、2020年上半年市场运行分析  1.总体运行情况  前几年,受自走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械大范围跨区作业冲击,叠加市场饱和度高,机手收益不佳、投资回收期延长、客户对新产品迭代更新的顾虑和观望等因素影响,导致市场自2015年的4.5万台规模。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