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资讯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农机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各地农机
农机购 农机资讯

农业服务需跨越“一公里”障碍

08-29
字体大小:

我国农业生产服务的对象量大、面广,虽然拥有数量庞大的农业服务主体,但却普遍存在服务水平不高、优质服务供给不足的情况。随着农业集约化发展,农产品产前的“最后一公里”和产后的“最初一公里”障碍越发凸显,公益性服务机构和经营性服务组织的协调发展也变成为农服务的关键。农业服务业发展,还要应对众多挑战——时下,无论是新型农民还是传统农户,不管是农民合作社还是家庭农场,从事农业生产都离不开农业服务。8月22日,农业部市场司司长唐珂表示,未来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 

农业服务需跨越“一公里”障碍

当前我国拥有约115万个农业服务主体,但农业服务却存在“一公里”瓶颈。如果以农产品产出为中心看,往前的农技服务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先进的农技难以赢到终点线上;往后的初加工服务存在最初一公里问题,产后损失率容易输在起跑线上……    

“落地”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穗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等混配剂,是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推荐的小麦防病虫、增粒重的有效手段。但眼下农村都是老人在种田,即使知道能有效增产,又由谁来为农民提供服务?”今年“三夏”期间,在河南采访时,一位基层农业干部这样问记者。河南农区的农技服务水平在全国已是很高,但依然有不少农户面临类似难题。河南息县彭店乡农民柳学友是全国种粮大户,他说:“乡镇里植保人才很缺,农民不会使用新型植保机,药物配比、机械喷撒等掌握得也不精准,农药残留容易超标。”为解决植保难题,柳学友组织起了自己的植保劳务队。“一个电话就能来,价钱也不贵。我60岁的人了,一个人背着几十斤重的喷雾器太沉了,也喷不了多少。专业农化服务队给我们统一喷药,种田省心多了。”邻村农民徐丙瑞种了2亩小麦,他体会到了植保劳务队的好处。据农业部门调查,各地基层公益性农技服务队伍普遍存在人员老化、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农技服务难以到达最后一公里。以河南省为例,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中,农技人员45岁以上的占到37%,而35岁以下人员仅占22%。而对于经营性服务机构,由于竞争压力大、市场空间小、盈利能力弱等问题,不少农机和植保服务队往往难以仅靠农机或植保服务维持运转。中国社科院农村所副所长杜志雄曾多次赴各地调研,对农技服务的发展现状和挑战深有体会。他表示,要培育服务主体、整合服务资源,形成多元化的农技服务发展格局。可以把合作社办成主要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生产服务的主体,通过政策激励引导各种服务向功能互补方向延伸。随着农业规模化程度的提高,新型经营主体对关键环节的技术服务需求很大,同时自身也成为农技服务的天然平台。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水果玉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瑞强说:“我们开发了APP,用户给玉米拍个照、发语音,上传系统。几分钟后,平台给你推送专家,专家会告诉你,是什么病,怎么治,用多少药。”通过简单的互联网应用,把传统的农技服务的痛点解决了。眼下,农民合作社拥抱互联网已成为农业服务的一种新形式。    

“保鲜”储藏服务最初一公里

由于我国农产品最初一公里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地储藏、保鲜、烘干等初加工服务设施简陋,导致每年农产品产后损失超过3000亿元。其中,农户储粮造成粮食损失约2000万吨,产后损耗马铃薯约1600万吨,水果约1400万吨,蔬菜约1亿吨。以最突出的蔬菜为例,我国蔬菜的产后损失率为欧美发达国家的4至5倍。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说,据测算,如产地初加工设施服务到位,马铃薯可存放半年以上,苹果、胡萝卜等果蔬可存放5至6个月,果蔬产后损失率从15%以上降至6%以下。2012年起,农业部、财政部出台农产品产地贮藏加工补贴政策,旨在提升储藏、保险和烘干服务能力。政策实施4年多来,已推动农民减损、错季增收94亿元,并且设施的使用年限都在15年以上。目前,各试点区域产后储藏服务在提速。陕西省眉县通过建设新型贮藏冷库,猕猴桃贮存期延长,产后损失率由10%降至3%;宁夏新建设的枸杞烘干房比传统晾晒方式晒干的枸杞质量明显提高;新疆南疆地区建设的1500座杏烘干房项目,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近7万人次。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

农机购官方微信二维码

相关报道

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新变化? 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新变化?

10月26日到28日,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长沙举办。这个亚洲第一的农机大展,也被誉为我国农机产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从农机展上可以发现我国农业发展的哪些新趋势新变化?今年中国国际农机展首次在长江以南的城市举办,为此。

[详情]
从农机升级看农业科技进步 从农机升级看农业科技进步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新建村田间,收割机正在收获玉米。杨永伟摄(人民视觉)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详情]
产品迭代加速、高端化升级趋势明显 国产农机创新“马力”足

国家统计局12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年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农业生产季季接续、茬茬压紧。农机装备,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要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我国农机行业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有哪些新突破?记者进行了采访。

[详情]
以科技创新强劲驱动农业现代化

【专家视点】  作者:徐哲(宁夏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正深刻改变着我国农业的面貌,让人民的饭碗更稳,菜篮子更丰。2024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

[详情]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一、2020年上半年市场运行分析  1.总体运行情况  前几年,受自走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械大范围跨区作业冲击,叠加市场饱和度高,机手收益不佳、投资回收期延长、客户对新产品迭代更新的顾虑和观望等因素影响,导致市场自2015年的4.5万台规模。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