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资讯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农机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各地农机
农机购 农机资讯

上海水稻机械化穴播:农机与农艺融合

08-25
字体大小:

目前,上海市水稻种植面积达140多万亩。2012年上海首次引进水稻机械化穴直播技术时,仅推广了几百亩。几年过去了,今年全市推广面积已发展到37.08万亩。这项技术缘何能在上海异军突起?与人工撒播和机插秧相比,这项技术究竟有什么优点?又有哪些风险?怎样推广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    

省人工降成本高效精量可控    

一提起水稻机械化穴直播,上海市松山区洞泾镇农民朱留东就竖起大拇指:“这种水稻种植新技术不仅省去了水稻育秧环节,节省了人工,降低了成本,而且水稻种植通气透光性好,抗倒伏性也变强了,千粒重也有所提高。”  

  上海水稻机械化穴播:农机与农艺融合

        上海水稻种植有直播的传统,过去多以人工撒播为主。“但是,由于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经验丰富的老农越来越少,撒播技术已然没有过去成熟。”上海市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站长朱敏告诉记者,“加之人工撒播难以均匀,作物成苗无序化明显,水稻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风险日益增大。因此,机械化直播代替人工撒播在上海本地有着广泛的需求。”    相较于人工撒播,水稻机械化穴直播的首要优势在于高效,适合上海以家庭农场形式为主的适度规模经营。“家庭农场的面积一般在100~200亩,现在我们推广的水稻穴直播机,作业效率在8亩/小时以上,只需两天就能完成全部播种作业,出苗还整齐有序,利于后期田间管理。”朱敏说。    尤其是稻麦两茬轮作制和秸秆禁烧还田推广以来,水稻穴直播机精量可控的优点更加凸显。“机械作业具有开沟、起垄、平整压茬和播种的功能,稻种按设定距离播在播种沟内,播种沟两旁的沟可以起到排水蓄水的作用。这适合于秸秆还田后的水稻种植,因为人工撒播的种子易停留在还田秸秆的表层,不仅出芽率大大降低,而且扎根浅、易倒伏。”朱敏介绍说,“此外,种子‘打’进穴里后,水地管理、精量施肥都要同步跟进,水稻通气透光性好、扎根深、抗倒伏性强。机械穴直播比人工撒播每亩约节省种子0.5~1公斤,比人工撒播亩增产5%以上,去年的一个高产示范方亩产达到了802公斤水平。”    水稻机械化穴直播的另一大优势是成本低。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科普宣传科赵志鹏对此颇有感触:“我们现在流行的机插秧需要提前18~20天育秧,经过取土、碎土、播种、暗化、搬运、育秧等多个环节,最后还要将秧盘运至大田,其中哪个环节都离不开人工作业。而采用机械化穴直播,仅节约的人工成本,就获得了越来越多上海市郊农民的认同。”    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农机服务站站长张平向记者介绍,水稻穴直播机每次作业大约需要1.5个人力,而机插秧由于搬运、安装秧盘等环节,单次作业就需要6~7个人力。再从产量上看,水稻机械化穴直播高于人工撒播,同机插秧亩产相当,但目前机插秧成本在每亩150元左右,而穴直播仅需30多元。    此外,育秧盘对于基质土的要求比较高,必须是大田表面15厘米左右的熟土,不能有砖块石块等杂质。“但是,对于上海而言,土壤资源确实十分紧张。可以说,育秧土的紧缺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机插秧的进一步推广。”上海市松江区农机管理所所长陈勇认为,水稻机械化穴直播作业高效,省去了育秧环节,避免了取土资源紧张的约束。在农村劳动力价格越来越贵、水稻种植比较效益日益下降的今天,这种技术能节省劳动力就意味着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正是因为在水稻生产节本增效方面展现出的综合优势,该技术才能够在上海市郊迅速推广。    

优势风险并存技术要求较高    

水稻机械化穴直播技术虽好,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技术要求比较高,如果运行不当,会造成一定的风险。“推广水稻机械化穴直播技术,必须要攻克整地关、除草关、种子关三大难题。”上海市浦东新区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沈才标说。    沈才标所说的“三关”,生动地道出了该技术的三大风险。第一,耕整地风险。如果耕整地不平,排水性不佳,低洼处会有积水将种子淹死,影响播种的均匀度和出芽率。    第二,除草风险。与机插秧在水田作业不同,使用水稻机械化穴直播技术的农田表面无积水,杂草易和水稻同时生长,一旦暴发极难控制。此外,田块高低不平还会影响机械化作业进程。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

农机购官方微信二维码

相关报道

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新变化? 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新变化?

10月26日到28日,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长沙举办。这个亚洲第一的农机大展,也被誉为我国农机产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从农机展上可以发现我国农业发展的哪些新趋势新变化?今年中国国际农机展首次在长江以南的城市举办,为此。

[详情]
从农机升级看农业科技进步 从农机升级看农业科技进步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新建村田间,收割机正在收获玉米。杨永伟摄(人民视觉)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详情]
产品迭代加速、高端化升级趋势明显 国产农机创新“马力”足

国家统计局12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年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农业生产季季接续、茬茬压紧。农机装备,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要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我国农机行业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有哪些新突破?记者进行了采访。

[详情]
以科技创新强劲驱动农业现代化

【专家视点】  作者:徐哲(宁夏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正深刻改变着我国农业的面貌,让人民的饭碗更稳,菜篮子更丰。2024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

[详情]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一、2020年上半年市场运行分析  1.总体运行情况  前几年,受自走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械大范围跨区作业冲击,叠加市场饱和度高,机手收益不佳、投资回收期延长、客户对新产品迭代更新的顾虑和观望等因素影响,导致市场自2015年的4.5万台规模。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