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资讯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农机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各地农机
农机购 农机资讯

免耕生产:用了都“叫好”,为何推广难?

08-10
字体大小:

每到秋收,东北漫山遍野的玉米金光灿灿。粮食丰收的喜悦过后,却是令人犯愁的秸秆。尽管早有研究证明,秸秆还田能够提升土壤有机质,增加地力,但不少东北农民仍深信世代相传的耕作传统:只有精耕细作,把秸秆清除干净,来年玉米出苗、生长才有好基础。

保护性耕作.jpg

资料图

一边是不断退化的黑土地,一边是露天焚烧的秸秆。如何既秸秆还田培肥黑土,又降低玉米种植成本提高产量?答案是免耕播种等保护性耕作。全国农技推广标本、吉林省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带领的团队十年磨一剑,形成一整套东北玉米秸秆覆盖免耕生产体系。

从150亩试验田到100多万亩示范田,在王贵满看来,虽然技术成熟,农民采用后也“叫好”,但推广“叫座”的最大拦路虎仍是农民观念……

黑土变“黄土”:“掠夺式”耕作惹的祸

化肥用量比过去翻了一倍多,地越来越“馋”,粮食全靠化肥“催”

“插根筷子都能发芽!”肥沃的黑土地是东北人的骄傲。但种了20年地的吉林省农安县创业村农民姜成辉这几年越来越担心自家黑土地的“地力”,“6亩玉米的底肥要600斤,追肥500多斤,化肥用量比过去翻了一倍多,地越来越‘馋',粮食全靠化肥’催‘。”

追求产量、化肥投入过多、土壤有机质下降过快……从事土壤研究30多年的吉林省农科院研究员任军认为由于长期重耕种、轻保护的耕作方式,导致土壤肥力逐年下降,粮食生产资源消耗量越来越大。“吉林农民施肥方式分为两种,既’一炮轰‘和’底肥+追肥‘,前者每公顷化肥用量为1500-1800斤,后者也得 1500多斤,是30年前的近一倍。”

黑土地资源占吉林省耕地总量的20%,粮食占比却高达60%。有数据显示,吉林省黑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从50年代初期的8%下降到现在不足2%。

“天下第一粮仓”吉林榆树市,在1958年、1981年和2007年国家开展的三次大规模土壤普查中,以1981年为中间点,前23年每千克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减少0.026克;后26年年均减少0.137克。有机质含量下降加快,直接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土壤板结、耕层变浅,一些原本冒着“油花”的黑土地开始变成“破皮黄”的黄土地。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

农机购官方微信二维码

相关报道

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新变化? 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新变化?

10月26日到28日,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长沙举办。这个亚洲第一的农机大展,也被誉为我国农机产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从农机展上可以发现我国农业发展的哪些新趋势新变化?今年中国国际农机展首次在长江以南的城市举办,为此。

[详情]
从农机升级看农业科技进步 从农机升级看农业科技进步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新建村田间,收割机正在收获玉米。杨永伟摄(人民视觉)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详情]
产品迭代加速、高端化升级趋势明显 国产农机创新“马力”足

国家统计局12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年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农业生产季季接续、茬茬压紧。农机装备,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要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我国农机行业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有哪些新突破?记者进行了采访。

[详情]
以科技创新强劲驱动农业现代化

【专家视点】  作者:徐哲(宁夏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正深刻改变着我国农业的面貌,让人民的饭碗更稳,菜篮子更丰。2024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

[详情]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一、2020年上半年市场运行分析  1.总体运行情况  前几年,受自走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械大范围跨区作业冲击,叠加市场饱和度高,机手收益不佳、投资回收期延长、客户对新产品迭代更新的顾虑和观望等因素影响,导致市场自2015年的4.5万台规模。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