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机监理执法中,有一句话我们经常说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笔者认为,其实这句话应倒过来为“热情服务,严格执法”,因为,没有“热情服务”,就无法使驾驶员和监理人员达到心理沟通,取得相互信任和理解,甚至有时由于监理人员态度冷淡,用语生硬,而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甚至发生冲突,就更无法实施执法程序,也就无所谓“严格执法”了。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近几年来,各县区农机监理部门在上路巡查中,和驾驶员发生纠纷的事件经常发生,有的还引起上访,给当地政府的正常工作带来很大困扰。有的监理执法人员面对无牌无证的驾驶员,往往产生一种“嫉恶如仇”的心理,不问实际情况,强行扣车扣证。当然,遇到一些“好说话”的驾驶员,就能震住他们,主动接受处罚。但难免遇到一两个“不好说话”的驾驶员,比监理人员还厉害,他不接受扣车扣证,也没有钱交罚款,非要和你拼个鱼死网破。
这里涉及到一个对“严格执法”的认识和理解问题,有的监理人员,特别是年轻的监理人员,他们错误地认为“严格执法”就是要冷面孔,高嗓门,说一不二,把驾驶员吓住,这样他们才能主动接受处理。笔者认为,“严格执法”,应该是执法依据充分,执法程序到位,公平、公正、不徇私情,大公无私。只要我们主动和驾驶员进行面对面的心理沟通,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许多善良、朴实的农机驾驶员都会接受处理,积极配合,何乐而不为?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监理执法人员的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观念。在整个农机监理工作中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树立为民、便民、爱民的思想,把驾驶人员既当作我们的执法对象和受管理者,又当作兄弟朋友和亲密伙伴,不断实践“管理就是服务”的新理念。在行业内部,定期召开培训会和思想汇报会,加强对监理人员特别是对年轻监理员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自身心理素质,克服急躁简单的思想,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正确掌握和使用文明用语,学会文明执法,热情执法。鼓励他们主动和老驾驶员交朋友,在农忙季节义务帮助他们抢收抢种,建立深厚的友谊,使他们把监理人员当朋友,把监理站当“农机之家”。还可以帮助他们联系订单,向他们提供致富信息,促进他们劳动致富,增加收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严格执法和热情服务有机统一的新局面。另外,还可以在一些驾驶人员集中的村、组成立农机作业协会,以协会为纽带,把农机监理人员和驾驶操作人员联系起来,给他们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加强相互了解,取得相互信任和支持,这样,一方“管”,一方“服管”,农机监理执法就能在和谐的人际环境中进行,建设和谐社会,促进农机安全运营就顺理成章,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前,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进一步贯彻实施,农用三轮车(低速汽车)己被移交公安交警部门管理,农机管理部门失掉了行政处罚权、上道路巡查权和事故处理权。以前“风光”的日子一去不返,驾驶员对我们“另眼相看”,我们面临了诸多问题,甚至面临生存危机。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提倡改善农机执法人际关系环境,以热情服务感染驾驶员,加强和他们的心理沟通,把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等以前没有管好的农业机械管好。要定期组织业务人员下村入户上门服务,为他们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遇到驾驶员生病、机车故障、发生事故等实际困难,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奉献一片爱心,结下深厚友谊,我们的工作就会打开局面,一切类似无牌无证,违章驾驶甚至不愿意接受处罚的难事也就会迎刃而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