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四川省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牢固树立现代科技理念,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让更多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树现代科技理念 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完善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增加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一是建立以科技、农业部门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联动机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统筹协调,更多的根据农户、专合组织、企业等不同主体多方面各层次的科技需求确定具体研究方向,做到课题设置“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二是建立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具体而言,就是以建立风险投资保障机制为抓手,对科技型企业承担的农业科技开发产业化项目、试验和示范园区建设等,给予优惠和鼓励,切实帮助农业龙头企业降低进行技术创新所承担的风险,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三是完善农业科技成果的激励机制。以政府购买的形式,加大农业知识产权的实施力度,促进农业知识产权的转让、开发。加强对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奖励,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 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一是进一步明确对农机的研究和生产,农民购置农业机械,农机作业服务和保障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扶持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环境,既缓解劳动力紧张的矛盾,又可以让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摆脱出来。二是大力扶持丘陵地区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机服务组织,根据经营规模和组织规模,提高补贴的范围和补贴标准与比例,促进其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从机耕、机播、田间管理到机械化收获、农产品运输等多样化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示范、推广、辐射、带动作用,使其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最重要的依托。 坚持“互联网 农业”的思路,提升农产品销售和农技推广的信息化水平:一是全面推进包括农村交通设施建设、农资及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在内的农村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覆盖范围,让社会化物流有效服务村镇。二是加大对“互联网 农业”创新的政策扶植力度,营造“互联网 农业”的大氛围和大环境。三是改变单纯依赖增加农技推广人员数量的惯有思路,充分利用“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大大减少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农技推广、农民培训与农业生产等环节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打通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