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资讯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农机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各地农机
农机购 农机资讯

秋粮抗洪补救和防灾减灾技术意见

07-22
字体大小:

6月底以来,长江中下游出现多次最强降雨过程,覆盖范围广、过程雨量大、短时降雨强,多地遭受不同程度洪涝灾害,部分地区农作物受灾严重。当前,南方降雨还在持续,北方陆续进入防汛关键期,秋粮生产形势不容乐观。据气象部门预测,7-8月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长江中下游、淮河、黄河下游、辽河流域可能出现较重汛情,同时也有可能出现涝旱急转,对秋粮生产极为不利。针对当前气象条件和秋粮长势,要以抗洪排涝、防旱保苗、防高温热害、防低温冷害、防病虫草害为重点,切实抓好灾害防控,加强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搭好丰产架子。

一、抗洪排涝

抢排水、快散墒,早补救、促恢复,强化受涝田块管理。

一是抢排积水,除涝散墒。对低洼受涝地块,抢修损毁农田,快速疏通沟渠,抢排田间积水,并铲趟散墒,追施速效氮肥,促进根系和植株恢复生长,防止因积水造成早衰。

二是洗苗扶苗,恢复生长。对积水田块,要做到边排水、边洗苗,早扶苗、早恢复。结合排水或泼水洗苗,清除烂叶、黄叶。退水后,及时扶正植株,促进恢复生长。

三是加强田管,促苗转化。对受涝田块,追肥要快,养分要全,数量要足,起到养根护叶的作用。及时中耕划锄,破除板结,改善土壤通透性,保护根系,兼顾除草。

四是适时改种,减轻损失。对南方因灾绝收的稻田,要及时改种晚稻或用早稻进行翻秋。对季节紧张地区,可改种生育期短的豆类、马铃薯等作物,努力实现大季损失小季补。

二、防旱保苗

既抓旱区抗旱保苗,又防涝区涝旱急转,应对伏旱和秋旱。

一是补水造墒,缓解旱情。突出重点,优先保证杂交制种田和良种繁殖田生产用水。推广管道输水、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增加保浇灌溉面积。灌溉后及时浅中耕,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二是趁墒追肥,促进生长。对北方受旱迟发的玉米,充分利用降雨和灌水,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开沟深施并施后覆土,防止高温产生肥害,促进籽粒灌浆。

三是加强田管,降耗减损。对受旱玉米,采取放秋垄、拔大草、割空株、打底叶等措施,促进通风透光,减轻病害侵染,减少水分养分消耗。对重旱玉米,及早收获玉米秸秆进行青贮黄贮,用作畜牧饲料。

三、防高温热害

长江中下游地区加强稻田管理,切实防好高温热害。

一是深水灌溉,以水调温。对孕穗抽穗期的水稻,如遇持续35℃以上高温,会影响扬花授粉和结实率。可采取深水(10厘米以上)灌溉,以水调温,降低穗层温度。

二是叶面喷肥,化学调控。适时喷施磷钾肥等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植株抗逆性,促进籽粒灌浆,提高千粒重,减轻高温热害影响。

四、防低温冷害

北方防好早霜,南方防好寒露风,应对低温冷害。

一是科学田管,促进早熟。适时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水溶肥,迅速补充养分,增强植株抗寒性。水稻浅水灌溉,提高水温,防止贪青晚熟,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二是灌水造墒,以水调温。迟熟水稻可灌水防霜冻,晚间灌,白天排,保持田间湿润。此外,在早霜和寒露风来临前,低洼地块可在上风口位置,放置秸秆人工熏烟防霜冻。

三是适当晚收。一旦发生早霜,不要急于收脱,适时延迟收获,适当延长后熟生长时间,充分发挥根茎储存养分向籽粒传送的作用,提高产量和品质。

五、防病虫草害

加强监测预报,推进统防统治,减轻病虫危害。

一是南方稻区防治“两虫两病”。重点做好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和纹枯病等重大病虫的防治,力争做到关口前移、早期预防,分类指导。

二是华北东北防治“一虫一病”。重点抓好玉米螟的防控,确保不发生大的危害。密切关注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情况,做好预报和防治工作。

三是西北西南重点控制检疫性虫害。对稻水象甲、苹果蠹蛾、马铃薯甲虫等疫情,实施阻截防控和联防联控,防止疫情扩散蔓延,造成严重损失。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

农机购官方微信二维码

相关报道

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新变化? 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新变化?

10月26日到28日,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长沙举办。这个亚洲第一的农机大展,也被誉为我国农机产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从农机展上可以发现我国农业发展的哪些新趋势新变化?今年中国国际农机展首次在长江以南的城市举办,为此。

[详情]
从农机升级看农业科技进步 从农机升级看农业科技进步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新建村田间,收割机正在收获玉米。杨永伟摄(人民视觉)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详情]
产品迭代加速、高端化升级趋势明显 国产农机创新“马力”足

国家统计局12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年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农业生产季季接续、茬茬压紧。农机装备,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要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我国农机行业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有哪些新突破?记者进行了采访。

[详情]
以科技创新强劲驱动农业现代化

【专家视点】  作者:徐哲(宁夏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正深刻改变着我国农业的面貌,让人民的饭碗更稳,菜篮子更丰。2024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

[详情]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一、2020年上半年市场运行分析  1.总体运行情况  前几年,受自走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械大范围跨区作业冲击,叠加市场饱和度高,机手收益不佳、投资回收期延长、客户对新产品迭代更新的顾虑和观望等因素影响,导致市场自2015年的4.5万台规模。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