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资讯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农机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各地农机
农机购 农机资讯

    看全程机械化工作 胶州“风景”独好     

07-22
字体大小:

胶州市是山东省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是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竞争力百强县(市)。在重视发展经济的同时,该市也不放松对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农机化工作取得了亮眼成绩。近年来,胶州按照产业化组织农机化生产,狠抓专业示范基地建设,强化农机合作社龙头带动作用,大力实施保护性耕作等兴机富民工程,全市构筑起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科学化发展新格局,加快了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121万千瓦,拖拉机2.4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5596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697台、玉米联合收割机1349台,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1%。今年,胶州市又被农业部评选为全国首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亮点一 保护性耕作

2016年4月18日,胶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通知,设立胶州市机械化保护耕作服务站,核定编制5名。设立该服务站的主要职责在于研究全市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建设,示范应用保护性耕作机具,建设规划保护性耕作功能区等。该专门机构的设立,体现了当地政府对胶州市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是从无到有,从质疑到共识,从接受到铺开,十年磨一剑的结果。

2006年,农业部将胶州市确立为青岛第一个保护性耕作示范县,项目示范区设立在无水浇条件地区,由于在秸秆的使用方向和认识上的偏差,项目当年遭遇了滑铁卢。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为了将保护性工作进展下去,胶州市农机部门多措并举,“专”字当头,积极争取上级政策的支持和资金扶持,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懂技术、熟理论、善操作的农民保护性耕作技术“专家”,取得了良好的可喜局面。

对于胶州保护性耕作的成果,胶州高产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高古很有发言权。“2015年,我们合作社开始承担农业部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项目,建设面积1万亩,其中核心示范区面积3000亩。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对保护性耕作不是特别了解,尤其是我们要摒弃原来已取得的较为成熟的种植经验,包括我在内的合作社成员都很担忧。”对于最初接触保护性耕作技术时的心情,杜高古坦言。“为将农机与农艺紧密结合,我们合作社将惯用的免耕播种机由12行改为11行并加装起垄装置,在播种工程中加带耢实现二次镇压作业,有效解决了因镇压不实露种等问题。同时,严格按照专家的指导方案,采用水肥一体化、秸秆还田等措施,实施保护性耕作。在项目实施当年,青岛农业大学专家验收合作社小麦亩产达到755.48公斤,玉米亩产1062.5公斤,创历史新高。”对于保护性耕作的效果,杜高古已然信心满满,他用一首自创的歌谣表达了他对保护性耕作的认识和感受:保护性耕作真好,省时省力又环保,深松镇压抗倒伏,关键在于处理草,高产高效哪里看,金色庄园转一转,景色优美天际蓝,亩产最低一吨半,要想免耕夺高产,农机农艺找答案。

胶州市依托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开展免耕播种、秸秆还田、灌溉制度与粮食高产技术优化配置,探索形成了黄淮海两熟地区的技术体系,亩均增产9.8%、节本增效超过150多元。市政府连续两年投入资金1000万元,每亩补助50元,将保护性耕作由成方连片向整村整镇推进,实施面积达到20万亩,被评为山东省“保护性耕作示范县”。

亮点二 “互联网+深松”

“传统深松作业验收以人工测量计算为主,工作人员手持GPS测亩仪绕地块走一圈,才能测出深松作业面积;再借助铁棍、卷尺等,人工抽查出深松作业深度。这种方法工作量大,检测效率低,检查覆盖面少,也容易发生统计错误,无法有效进行作业质量管理。”胶州市秀臣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李秀臣介绍。在该合作社,记者见到了安装在深松机械上的GPS智能检测仪,“有了这个仪器,深松检测就再也不是难事了。”该智能检测仪的检测终端能够实时向服务器回传农机信息、卫星定位信息、作业状态信息等数据,并进行作业量计算、作业质量分析和面积统计。最后,这些数据都会汇总到“深松作业监管与服务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对全市的农机深松情况一目了然。通过电脑终端,可以在办公室实时监测每台机子的作业质量和运行轨迹。

2015年以来,胶州市农机部门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互联网+深松”的新型监管模式,对参与深松作业的118个农机合作社的439台大型农机具安装了智能检测仪,建立了农机深松智能平台,实现了对农机深松整地全面监控。农机深松作业信息化监管服务系统将物联网、大数据成功运用于农机设备监测,可以实现深松机作业状态和作业面积准确监测,为深松作业补贴提供量化依据,提升农机作业管理信息化水平。据了解,胶州市安装智能检测仪的数量占据山东省的四分之一,是全省第一个实现深松信息化监测全覆盖的项目县。

亮点三 构建公益性和服务性体系

近几年,胶州市农机部门一方面积极构建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建设支撑有力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坚持公益性和服务性工作两手抓,为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保驾护航。

在胶州市北环的农机一条街上拥有十四家农机经销商,涵盖了国内外各大农机品牌,据市农机局工作人员介绍,胶州市几乎所有的农机经销商全部集中在这条街上,方便农户购买农机。今年,胶州投资了180万元在农机一条街上建设面积800平方米的农机综合服务大厅,在这里,农户可以直接办理购机、挂牌、办理驾照等一系列手续,提供真正一站式服务。同时,面对前几年基层农机工作体系“网破、线断、人散”的状况,为满足新型农民需求,胶州市农机部门启动农机安全监理服务进社区三年攻坚活动,建起5个安全监理服务中心和16处社区服务窗口,推动重心下移,服务前置,方便机手就近办理挂牌、办证及其他农机业务,自此,覆盖全市的农机公共服务网络初步建成。

推广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离不开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胶州市采用“合作社+党支部”的模式,产业联合党委,扩大党组织在农机产业主体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推动农机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市农机局党委研究成立了胶州市农机产业联合党委,隶属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党委管理,助推农机产业健康发展。农机产业联合党委下设胶莱、胶东、胶北、胶西、铺集、里岔、洋河7个党总支20个支部和2个农机产业党委直属支部。目前,农机产业党委已建立基层党组织7个,共有党员110名。产业联合党委通过“党建”这一抓手,实现了资源共享,服务共给,水平共提高”,解决了原先一家一户做不了,一家一户效益不能最大化的问题,推动了整个农机产业的转型升级。

目前,胶州已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158家,其中创建国家级示范社4个,省级示范社2个,青岛市级示范社20个。服务领域主要涉及粮食生产、特色农业产业的机械化作业和农机修配服务,实现了跨镇、跨市、跨省作业。全市农机合作社共有社员4000多人,拥有各类农机具6000多台(套),农机资产近亿元,承担了全市80%以上的大田作业量。农机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助推了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

亮点四 “431”农机培训

在去年和前年两届中国农机手大赛中,胶州市共有10余名机手冲出重围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总决赛,其中来自胶州市秀臣合作社的李学清还勇夺“山东机王”的称号。农机手的素质决定了农机作业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了农业生产的质量,在这些优秀的机手背后是胶州市农机培训工作的成功。

2014以来,胶州市农机局积极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创新农机培训模式,通过深入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创建了胶州市“431”农机培训网络体系,既“开辟四处基地、建立三支队伍、创建一个平台”。

据胶州市农机局工作人员介绍,“开辟四处基地”包括集成技术项目示范基地,农机维修实训基地,在洋河镇、李哥庄镇建立了不同模式保护性耕作实验基地以及在青岛洪珠机械有限公司建立农机实训基地;“建立三支队伍”是分别指从专业农机研究领域聘请一支搞研究、能授课的高级人才队伍,从生产销售企业、合作社等部门组建一支技术过硬、指导有方的技术队伍,以及从维修网点、局相关部门中组建一支执行有力、服务到位的的农机作业服务队伍;“创建一个平台”即在胶州农机网站开辟网上农机培训学校,通过视频授课的方式,在线进行农机教育培训。在此基础上,探索开辟了农机直通服务平台,构建一个集农机监理信息、农机资讯信息、农机作业信息于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机人提供快捷、高效、便利的农机信息化交流服务。

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培训模式,激励、引导以4万名农机操作手为代表的新型职业农民,在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上创出一条新路。

举办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班

机手大赛

实施“互联网+农机深松”智能监管模式 

 

胶州市农业机械销售服务大厅

 

记者手记:

毋庸置疑,实现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那么如何发展全程机械化却是很多地方的难点。胶州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全程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不能仅体现在数字上,更要注重质量,只要抓住工作重点,才能凸显工作亮点。胶州工作中的几个闪光点看似独立,实则相互影响,互为补充,这几个部分连成一个整体,为提高当地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立下了汗马功劳。

图片摄影:王晓宇 金娟 张学刚

(胶州市农机局李村光、张学刚对本文亦有贡献)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

农机购官方微信二维码

相关报道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一、2020年上半年市场运行分析  1.总体运行情况  前几年,受自走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械大范围跨区作业冲击,叠加市场饱和度高,机手收益不佳、投资回收期延长、客户对新产品迭代更新的顾虑和观望等因素影响,导致市场自2015年的4.5万台规模。

[详情]
数字赋能兴乡村 数字赋能兴乡村

数字经济是当下新兴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浙江是“数字经济”大省,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的经济社会形势,浙江省农业农村系统将“数字三农”工作提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高度重视。

[详情]
疫情下撂荒耕地治理的观察与思考 疫情下撂荒耕地治理的观察与思考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粮食安全与农业议题引起社会广泛讨论,农村耕地撂荒的现实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笔者所在的江西省是粮食主产区,面对疫情带来的风险挑战,正在开展撂荒耕地治理行动,抢抓农时进行春播春种。

[详情]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解“谁来种地”问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解“谁来种地”问题

夏收时节,记者在河南麦收现场采访发现,通过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要素、紧盯市场需求规避风险,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书写“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的答卷。

[详情]
粮食储备如何找准着力点

粮食储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纷纷围绕粮食储备工作积极发表意见。  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远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粮食安全标准线,我国的粮食安全有充分保障。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