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资讯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农机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各地农机
农机购 农机资讯

金融租赁助力 深松效果如何?

07-22
字体大小: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要走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实现农业发展的集约、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必然会对农业金融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

农机深松.jpg

资料图

2014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推进机械化深松整地”,2014年和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对“农机深松整地”提出具体要求。农业部印发的《全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2016~2020年)》明确要求,在适宜地区全面推广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十三五”期间全国每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超过1.5亿亩,作业质量符合农业行业标准《深松机作业质量》(NY/T2845-2015)。如何保障深松整地工作的顺利开展?如何解决农民购买深松机具的资金短缺问题……一系列问题摆在眼前。

为应对以上难题,陕西省渭南市积极摸索新路子,大胆推进农业金融创新,以渭北农博城作为平台支撑,通过金融租赁转租的方式,帮助农民成功解决了购机资金短缺的问题,带动渭南市去年完成了深松土地面积132万亩,比120万亩的任务面积多出12万亩,顺利完成了既定任务,为陕西省其他地区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政府:科学推广 保证质量

“在农药、化肥、地膜等手段都采用之后,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成为一个亟需应对的问题,深松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出。以前外国人总评价我们是‘在花盆里种庄稼’,这句话说的真是一点也不假。现在我们利用深松机具可以成功打破坚硬的犁底层,加深耕层,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通透性,从而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防涝能力,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渭南市农机局副局长李宏才告诉记者。

农机深松整地是指以打破犁底层为目的,通过拖拉机牵引松土机械,在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松动土壤的一种机械化整地技术。监测数据表明,深松达到30厘米的地块比未深松的地块每公顷可多蓄水400立方米左右,伏旱期间平均含水量提高7个百分点左右,作物耐旱时间延长10天左右,小麦、玉米等作物的平均产量增加10%左右。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想要解决好“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需要有先进的农业技术作支撑。实践证明,农机深松整地是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为政府管理人员,我们一定要保证好深松作业质量,保障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积极探索,转变思维,有所创新。”李宏才认为,“要保证深松作业质量,必须依靠先进的深松设备——大马力拖拉机加上配套深松机具。但是,深松作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作业时间比较集中,所需资金较大,致使一些农民缺少购机积极性;对于合作社而言,购机规模受到补贴政策限制,难以做到一步到位。为此,我们引入了农业金融创新,减轻了合作社和农机手购机所面临的资金压力。只有设备跟得上,深松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

农机购官方微信二维码

相关报道

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新变化? 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新变化?

10月26日到28日,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长沙举办。这个亚洲第一的农机大展,也被誉为我国农机产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从农机展上可以发现我国农业发展的哪些新趋势新变化?今年中国国际农机展首次在长江以南的城市举办,为此。

[详情]
从农机升级看农业科技进步 从农机升级看农业科技进步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新建村田间,收割机正在收获玉米。杨永伟摄(人民视觉)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详情]
产品迭代加速、高端化升级趋势明显 国产农机创新“马力”足

国家统计局12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年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农业生产季季接续、茬茬压紧。农机装备,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要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我国农机行业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有哪些新突破?记者进行了采访。

[详情]
以科技创新强劲驱动农业现代化

【专家视点】  作者:徐哲(宁夏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正深刻改变着我国农业的面貌,让人民的饭碗更稳,菜篮子更丰。2024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

[详情]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一、2020年上半年市场运行分析  1.总体运行情况  前几年,受自走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械大范围跨区作业冲击,叠加市场饱和度高,机手收益不佳、投资回收期延长、客户对新产品迭代更新的顾虑和观望等因素影响,导致市场自2015年的4.5万台规模。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