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连12年喜获丰收之后,今年夏粮首次遭遇减产的波折。13926万吨,这是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2016年全国夏粮总产量,比2015年减产162.1万吨,减少1.2%。约占全年粮食产量1/4的夏粮,未像往年一样实现增产,这自然引起多年已习惯粮食连增人们的关注。
夏粮减产不可怕 追求产量不如调整产业结构
其实,夏粮没有实现连增并不可怕,尤其是在粮食去库存已成当下政府重要任务和粮食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主粮库存已达2.5亿吨,位居世界第一。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的重要改革任务,而去库存被认为是这项改革的牛鼻子。 相比去年,夏粮产量虽略有减少,但仍处于历史第二高位,属于丰收年。据分析,夏粮单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象条件较上年差、灾情偏重。大体可以判断,这次夏粮减产并不会影响全年粮食的供给大局。 相反,夏粮略减对农民也许是好事,因为这可能会推高粮价进而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增收对农民有时只会适得其反。不过,在我国粮食呈现生产量、库存量、进口量“三量齐增”的情况下,粮价想要有提升也很难。 这里并不是说我们不必重视粮食产量的问题,无论何时,粮食安全都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们绝不能放松粮食生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年年都要追求粮食增产。 粮食产量本身是一个变量,并不会必然保持直线上升的趋势。市场有波动,自然环境有波动,产量就会有变化。如何非要通过行政干预让粮食产量只增不减,并不符合自然规律。再说,在粮食匮乏的情况下,我们追求增产无可厚非,但在粮食堆积如山甚至腐烂在仓储的情况下,我们还盲目追求产量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在粮食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我们不妨对增产看淡些,就像GDP一样,在保障就业的情况下,允许其拥有一定的波动范围。只要在正常范围波动,就属于合理区间,就可以接受。但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粮食生产出现大的滑坡,连续大幅度的减产是相当危险的。 相比追求产量,当下农业更应该把目光投放在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上。当下农业不要仅满足于数量的增加,而要进入追求数量、质量和效益“并驾齐驱”的阶段。提高品质、增加效益是今后农业生产的重点,在有些地区,甚至可以适当压缩种粮面积,鼓励支持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