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资讯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农机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各地农机
农机购 农机资讯

“三提升”,撬动勇猛机械跨越发展杠杆的支点

07-15
字体大小:

论动态,勇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至今的动态颇多;论重点,从技术、生产、采购、销售、服务及管理环节各有创新。正在笔者迷茫的选取重点动态时,不经意间听到了公司总经理王勇先生提出的“三提升”,暨“性能提升、质量提升、服务提升”。由此,开启了笔者思路。

“三提升”,撬动勇猛机械跨越发展杠杆的支点.jpg

笔者认为,王总提出的“三提升”是勇猛机械从初出茅庐到最终成为行业龙头的点睛之笔。回忆过去一年,公司确实在以上三个方面如履薄冰、全力以赴,在夯实基础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重大创新,推动了企业经营与管理提升。至于勇猛究竟如何做好“三提升”?如何面在迷乱不堪的玉米机市场突出重围?笔者带您走入过去一年勇猛人的提升之路。

一、性能提升

在讲勇猛机械如何进行性能提升之前,笔者发现一个玉米机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该现象可概括为两个词汇,那就是“模仿”与“原创”。笔者认为“原创”是性能提升之本,“模仿”则会致使产品永远处于跟风状态,与此同时还可能失去自身原本的特点。基于这个普遍现象,笔者对勇猛性能提升的路径及方法进行了分析,与大家共享。

勇猛机械对于产品性能提升,并不盲目,而是做到循序渐进、步步为营。首先,勇猛机械在过去的一年中完善了自身创新体系建设,打造了体系“1+1+1”模式,暨产品技术部、工艺部、中试部三大内部研发机构组成内部研发体系;依托“天津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天津市大型通用谷物联合收割机技术工程中心”两大对外研发平台,与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体系;与德国、美国、丹麦等国外先进企业建立项目合作体系。2015年,公司优化3大体系建设,为产品性能提升打下夯实基础。

2015-2016年,公司以内部研发为主,产学研及项目合作相结合的研发模式,针对产品完成60余项“原创型”性能改进,具体如下:

(1)增大排杂风机尺寸,提高排杂效果;(2)新增割台清草刀,防止收获过程中杂草及秸秆缠绕造成堵塞;(3)割台罩体角度技术创新:经过多轮试验测算结果,获取割台罩体最佳角度,提高收获喂入效果,不掉棒;(4)剥皮机加宽:本年度,所有机型的剥皮机进行了加宽设计,并通过验证,大大增加了果穗剥净率,剥皮效果更佳;(5)外观工业设计:整体外观进行专业化工业设计,使得整车外观更加高端、大气。

以上为5项性能提升简介,总共60余项提升,无法一一列举,待您提车之际让销售经理再给您详细介绍。

除了针对产品零部件的性能提升,整车性能升级则更为惊人,勇猛通过2015全年的研发投入及试制,完成了产品整车性能新升级,2016年,勇猛玉米机产品可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需求,完成机械式、静液压四驱、前驱、后驱等多种行走方式的自由选配;同时,可选配搭载气悬浮座椅和电液一体化控制系统的智能型产品。以上性能提升,已经对国内玉米机技术发展产生影响。勇猛的“原创”之路还在继续,2016年,“一美、二好、三舒适”的勇猛精品已经问世,您是否期待?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

农机购官方微信二维码

相关报道

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新变化? 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新变化?

10月26日到28日,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长沙举办。这个亚洲第一的农机大展,也被誉为我国农机产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从农机展上可以发现我国农业发展的哪些新趋势新变化?今年中国国际农机展首次在长江以南的城市举办,为此。

[详情]
从农机升级看农业科技进步 从农机升级看农业科技进步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新建村田间,收割机正在收获玉米。杨永伟摄(人民视觉)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详情]
产品迭代加速、高端化升级趋势明显 国产农机创新“马力”足

国家统计局12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年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农业生产季季接续、茬茬压紧。农机装备,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要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我国农机行业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有哪些新突破?记者进行了采访。

[详情]
以科技创新强劲驱动农业现代化

【专家视点】  作者:徐哲(宁夏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正深刻改变着我国农业的面貌,让人民的饭碗更稳,菜篮子更丰。2024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

[详情]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一、2020年上半年市场运行分析  1.总体运行情况  前几年,受自走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械大范围跨区作业冲击,叠加市场饱和度高,机手收益不佳、投资回收期延长、客户对新产品迭代更新的顾虑和观望等因素影响,导致市场自2015年的4.5万台规模。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