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资讯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农机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各地农机
农机购 农机资讯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绝不应是一场“拉锯战”

07-12
字体大小:

火热的夏季,甘肃、山西等地出现的局部蔬菜滞销卖难的现象有一个共同点——当地的农民发现,“别处种我们这种菜的人突然多了”。这意味着在岁末年初玉米等粮食作物筹备大幅度调减的同时,很多不知道种点啥的粮农加入了菜农、果农的行列,然后,在扎堆上市的时节,一起创造了新的阶段性过剩,面对“新卖难”。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png

资料图

风起于青萍之末。早在4月份,蔬菜价格春节后依旧居高不下时,农业部农产品市场预警专家就在本报发表文章(《菜价季节性回落警惕新的卖难》,4月19日六版),文中提到,镰刀弯地区、西部地区蔬菜种植面积正在增加,加大了本就供需宽松的蔬菜市场风险。

奶价低迷,就从养奶牛转向养肉牛;粮食卖不上价,就从生产粮食转为生产蔬菜;普通蔬菜经济效益不高,那就发展新奇特,引进当地少有的特菜瓜果——生产经营主体从未像现在这样关心市场,他们紧盯着各类农产品的价格波动,一遍一遍地为同一个问题寻找答案,“今年到底该种啥?”

这样的努力往往只在局部和短时间内有效。一两年之后,跟风而来的种养殖行为,会让只是在同级别产品市场中转换阵地的经营主体落入“多的少下去,少的却又多上来”的拉锯战。

供给侧调结构,到底怎样才是真正地“牵住了市场的手”?在这一场关乎“供给”的改革中,我们是不是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起起伏伏的市场表象上,追着市场搞生产,却没有深挖“供给”的丰富内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点,在于扩大有效供给。真正的“有效供给”,是可以创造和引领新的市场需求的。农民迷茫于“今年我们种什么”的背后,是新产业崛起的不足,是创新要素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尚未发挥主导作用的短板体现。

供给主义经济学家熊彼得说,每一次的萧条都孕育着一次技术革新的可能;在企业家精神的推动下,落后产业就是要遭到鞭打和蹂躏,新的产业却从石缝中茁壮成长。

近日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家民营企业斥资进行自主研发,解决了亚麻籽长期难以脱皮的技术问题,一粒原本只能榨油的亚麻籽借由这项技术突破,不仅可以提取价值不菲的亚麻酸,还可以在皮中获得替代明胶的胶性物质,有效解决了药品胶囊的安全问题,产品一出,供不应求。在科技要素的支撑下,当地的胡麻产业就不再是亩产200斤,亩收益600元的传统种植产业,而是形成一条具备国际化生产水准的产业链。

如此看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真正内涵,绝不是在已有的农产品市场中开展一场争夺市场份额的拉锯战,而是要调转出新的经济增长极,挖掘老产业的新价值,引领消费需求。

正在做当地产业规划的经济发展方案制定者,正在思考转型的生产经营主体,不妨在寻找“有效供给”上多下些功夫,不贸然调转船头,而是深耕脚下蓝海。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

农机购官方微信二维码

相关报道

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新变化? 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新变化?

10月26日到28日,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长沙举办。这个亚洲第一的农机大展,也被誉为我国农机产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从农机展上可以发现我国农业发展的哪些新趋势新变化?今年中国国际农机展首次在长江以南的城市举办,为此。

[详情]
从农机升级看农业科技进步 从农机升级看农业科技进步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新建村田间,收割机正在收获玉米。杨永伟摄(人民视觉)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详情]
产品迭代加速、高端化升级趋势明显 国产农机创新“马力”足

国家统计局12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年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农业生产季季接续、茬茬压紧。农机装备,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要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我国农机行业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有哪些新突破?记者进行了采访。

[详情]
以科技创新强劲驱动农业现代化

【专家视点】  作者:徐哲(宁夏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正深刻改变着我国农业的面貌,让人民的饭碗更稳,菜篮子更丰。2024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

[详情]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一、2020年上半年市场运行分析  1.总体运行情况  前几年,受自走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械大范围跨区作业冲击,叠加市场饱和度高,机手收益不佳、投资回收期延长、客户对新产品迭代更新的顾虑和观望等因素影响,导致市场自2015年的4.5万台规模。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