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在湖南长沙开始的2015年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还在继续。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农产品制造、农业机械等产业的近1200家民营企业在现场开展招聘。作为传统农业大省,这次招聘活动吸引了许多农产品制造、农业机械制造等企业到场。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不少这类企业面临招不到合适人才以及留不住人才的双重苦恼。
湖南:农业大省的人才困境.jpg
人才断层,农业企业的苦恼
湖南郴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史小姐是各种招聘会的熟客,“最近在不同学校做了好几场招聘活动,但遗憾的是效果不太好,很难招到合适的人”。史主管告诉我们。她所在的企业是我国碾米加工设备和粮食仓储设备的骨干研制厂家。长期以来,企业致力于大米加工设备和粮食仓储设备的研制开发,研制开发了稻米加工过程中的清理设备、微电脑全自动控制操作系统、成套碾米设备及工程、粮食仓贮通风降温设备等20多个系列,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
“现在我们面临人才断层危机。我们是从老牌国企转变而来的,技术人员大多是以前留下来的,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新的人员成长起来的并不多。过去,我们培养一个高工要花18年,他们了解所有机械流程,能画出最合理的设计图,但是现在很少有这样的人了,整个科研团队几乎都还是以前老国企时期留下的,年龄结构偏大”。史主管说。
人才断层几乎是所有农业企业的苦恼。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国秀就表示,“现在我们企业的专家80岁了,我都不敢让他走。我们现在搞农业的有几十个人,差不多都是50多岁、60岁的,50岁以下的都没有”。
人才都去哪儿了?“去农”后果已经显现
农业人才都去哪儿了?还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史主管看来,过去十年来,许多农业院校想改名去掉“农”字,一些农业院校合并到了综合类大学,传统农学专业已不同程度地被边缘化,许多农业技校被关闭。农业人才培养体系面临解体的窘况,使得农业领域人才断层问题日益突出,势必影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
她说,我们以前能从农业职校、技校招聘到不少合适的人才,但过去一些年这些学校纷纷被解散,基础技术工人再难寻觅。她说,现在职业教育比例明显低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比例,其实农业需要有一批直接服务于农业一线、服务于农村的职业教育学生。
湖南农业大学的一位老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现在学生确实有实践技术缺乏的问题。他提出,其实本科高等院校也并不是不能培养技工人才,只是有一些比较现实的问题。他建议农业高校是否可以建立真正实践型教育模式,头两年认真学好专业基础课程,后两年去企业学习,掌握企业先进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然后再应用到农业一线的生产中去。
广福农业集团也是参加本次招聘活动的一家民营企业,在湖南省张家界有较大的农业基地,现在正在湖南各地建设不同的生产基地。广福农业集团董事王怒放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对农业人才缺乏和流失痛心疾首。他认为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整个社会都在“去农业”和“轻视农业”。一方面是农业院校与社会脱节,培养不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学生们根本不愿意选择学农并投身到农业事业中来。“一流的人才都选择留在大城市,或是从事金融、计算机等工作环境佳、待遇优厚的‘风光’行业。谁愿意到犄角旮旯的地方做农技员”?
求贤若渴,农业企业期望“刷存在感”
农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到了十分急切的境地。“大多数的招聘会,我们都愿意来,而且也经常到农业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农学专业去举办现场活动,吸引学生们到我们企业来”。湖南大北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人事部廖专员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招到合适的学生之后,公司会帮他们进行几个月的前期培训,如果能招到有经验的人我们就会付出四千到八千的工资。
“这样的工资在别的行业来说或许普通,但对于利润不太高的农业企业来说已是极大的诚意”。她感叹道。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专员向记者表示,收入低是造成农业人才断层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些思想观念上的因素也会导致农业人才的流失。“为了培养年轻人我们也花了很大力气,我真的关心他,帮助他,待遇也提高了很多,但是培训好了,又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了,人才很快就走了,或者是考公务员或者是跳到别的行业了。在大多数人看来干农业又苦又累又没有前途”。
“还是要从社会层面提高大家对农业的认同,让大家觉得从事农业也好,当新型农民也好,都是让人羡慕的职业”。王怒放说。
对此,阳国秀也建议,“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一定要重视农业,要拿真金白银来支持农业,支持做农业的人,让从事农业人员的收入不低,而且他还很有面子,他做农业很有成就感。要拿些实实在在的措施出来,把搞农业的人才引进来或者培养出来。”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