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资讯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农机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各地农机
农机购 农机资讯

快看,从亚太地区来了好多专家,只为———翻滚吧,土豆!

06-30
字体大小:

6月27-28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CSAM)和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联合主办的亚太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研讨会在云南昆明召开。来自亚太地区的马铃薯机械化专家、学者群策群力,共商马铃薯全程机械化发展大计,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全球范围内,马铃薯早已是继小麦、稻谷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亚太地区马铃薯生产呈现增长态势,但其单产仅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生产机械化水平的仍存在较大差异。现阶段,如何有效提高亚太地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马铃薯机械化的区域重要战略地位,更好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及农业现代化进程是区域亟待解决的重点与难点。

在此次会议上,来自亚太地区的专家、学者针对马铃薯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制约因素,提出要加强研发制造机艺协调化、功能集成化、全程规范化、作业高效化的马铃薯机械化技术装备,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和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因地制宜发展亚太地区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提高整个亚太区域马铃薯机械化水平。

农业部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李安宁在研讨会上作了报告。他指出,农业部日前发布《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提出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至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推进马铃薯全程机械化将成为马铃薯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比显示,马铃薯机械化生产能亩均增产500公斤,节本增效600元,提高工效10倍以上。但目前,我国马铃薯机械化发展滞后,机械化水平排在主要农作物末位,制约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机农艺融合不够、机具有效供给不足、经营方式变革、储运加工配套等。他认为,把握马铃薯机械化的丰富内涵需要从技术集成性、区域多样性、主体多元性、工艺系统性和模式动态性等方面入手,通过因地制宜,研发高效的马铃薯机械,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细化技术内容,探索全程机械化的合理生产模式,完善适宜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技术体系和操作规范,积极扶持马铃薯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推进马铃薯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为实现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创造条件。

著名马铃薯机械化专家、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尚书旗围绕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的技术等作了报告。此外,来自亚太地区国家的马铃薯机械化专家、学者围绕本国的实际情况,分别作了精彩报告。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

农机购官方微信二维码

相关报道

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新变化? 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新变化?

10月26日到28日,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长沙举办。这个亚洲第一的农机大展,也被誉为我国农机产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从农机展上可以发现我国农业发展的哪些新趋势新变化?今年中国国际农机展首次在长江以南的城市举办,为此。

[详情]
从农机升级看农业科技进步 从农机升级看农业科技进步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新建村田间,收割机正在收获玉米。杨永伟摄(人民视觉)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详情]
产品迭代加速、高端化升级趋势明显 国产农机创新“马力”足

国家统计局12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年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农业生产季季接续、茬茬压紧。农机装备,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要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我国农机行业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有哪些新突破?记者进行了采访。

[详情]
以科技创新强劲驱动农业现代化

【专家视点】  作者:徐哲(宁夏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正深刻改变着我国农业的面貌,让人民的饭碗更稳,菜篮子更丰。2024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

[详情]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一、2020年上半年市场运行分析  1.总体运行情况  前几年,受自走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械大范围跨区作业冲击,叠加市场饱和度高,机手收益不佳、投资回收期延长、客户对新产品迭代更新的顾虑和观望等因素影响,导致市场自2015年的4.5万台规模。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