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外资,都放弃的事,民企能做成吗?
“当时农委提醒我们说这事风险很大。”陈庭军说,其实不止农委,同行、朋友都有劝她,认为在上海做拖拉机,现成的失败经验摆在眼前,为什么要去“重蹈覆辙”?
对民营企业家来说,振兴上海老品牌是情怀,但一笔生意,不赚钱,不可能去做。
重振计划已经有了良好开端:从上海到湖北,一个总部、两个基地布局已经完成,第三个位于沈阳的基地也开始筹备。联合团队信心很足,比如对于京山基地,计划一期形成达到30亿元年产值。
在联合团队看来,要成功有三点:
一是政府支持。因为拖拉机是农业生产工具,惠农政策、财政补贴对企业影响很大。目前,从上海到湖北,各级政府对新企业全力支持。
二是技术力量。拖拉机看上去门槛不高,但其实很复杂,汽车大多6个挡位,国外拖拉机最多有64挡。上海拖拉机厂的核心技术骨干回归,加上专家加盟,新“上海”牌拖拉机的自主研发创新已经启动。
三是资金支持。“玩农机,比玩互联网还烧钱。”联合团队指出,国内农户购买拖拉机,基本上都是先赊账,等财政补贴下来再付钱。这就导致应收账款成为行业普遍负担,资金链很容易断裂,它是拖垮上海拖拉机厂的重要原因。联合团队依托上市公司平台作为投资方,有能力源源不断进行资金支持;还通过创新探索规避应收账款风险的商业模式。
外界的另一个担心是,当下制造业不景气,投资拖拉机制造这样的行业未必明智。民营企业家的看法恰恰相反,他们认为大环境不景气,成本反而低廉,正是投资的好时候。
“在湖北建厂时,上游供给商看到有生意做,都围着我们转,价格很容易谈。”陈庭军认为,这说明,在低谷时进入产业,投资费用最低。等周期发生变化,市场起来时,将是企业羽翼丰满、“上海”牌夺回市场的时候。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