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资讯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农机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各地农机
农机购 农机资讯

起火、趴窝、马力不足……告诉你一个“国三”产品的真相!

06-27
字体大小:

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确切地说,还有5个月20天,农机行业“国二”排放发动机产品将禁止销售。“国三”产品是否准备好了呢?我们调查得知,发动机起火、趴窝、马力不足……一系列问题仍旧不断。

文丨蕉下客

在麦收即将结束的时候,记者打通了一个老熟人的电话。这个老熟人,是记者在一次跟踪调查某品牌收割机时认识的。给他打电话,是因为记者得知他今年购进了几台“国三”农机,共3辆车,一台拖拉机,两台收割机。

“收割机好着,拖拉机没劲!”电话那头有几分无奈。

记者觉得这可能不是实话,于是以朋友的身份,继续找发动机厂商以及几个做市场调研的朋友询问。毕竟,这是“国三”产品第一次大规模的投入使用,如果出现一些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

一个朋友迅速给我回应,问我拿到今年前五个月的数据没有?我说拿到了,情况不好,大中型拖拉机、小麦机和玉米机都下滑挺厉害。

确实下滑挺厉害,前五个月,大中型拖拉机产销量同比都下滑超过12%,小麦收割机产销量都下滑接近10%,前几年比较亮眼的玉米收,今年产销同比下滑接近50%。用市场一片惨淡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一位搞市场分析的朋友说,这很复杂,农机补贴肯定是一个重要原因,毕竟从原来的按百分比补贴调整成了定额补贴,而且定额数量降低,范围缩小,这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一些购机需求。另一个问题,就是排放升级问题,事实上这个影响,要比农机补贴还要严重。

有多严重?

多严重?这样吧,我还有事,反正今天要到南京开会,晚上咱再聊。

说完,挂了电话。这时候,记者已经乘上从北京开往南京的高铁,虽然有点昏昏欲睡,可一想到“国三”的话题,还有点愁绪,就没太多困意了。

正巧,同行一位司长,记者就以聊天的方式和其交谈,事实上不亚于一场采访。记者很是官方地打招呼,然后小心地引导到“国三”这个话题。

在她看来,“国三”实际上是一个行业洗牌的好机会,她也直言不讳,当年制定这项政策的时候,她是主要参与者,她也很认真地说,这是以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之前,记者接触的环保部官员,也是如此说,而且环保部官员也有很多无奈,他们真的不太了解农机的特殊性。毕竟,在他们眼里,农机、工程机械、汽车和飞机,似乎都很特殊,实际上也都没有什么特殊的。

所以,在执行排放升级的过程中,官方态度很坚决。

直到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陈志,以私人的方式找到环保部陈吉宁,这位学者型富有远见的部长,终于在陈志的详细陈述下,为农机网开一面。用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的官方统计数据来说,400亿库存有了一个缓刑期。

当时面临的问题,更多集中在库存。关于“国三”发动机是否达标,田间试验匹配如何,似乎关心者就少了很多。甚至一些发动机企业,为了占得先机,多次在多种场合表示,“制造符合要求的‘国三’发动机,没有问题!”

而就在某发动机厂到环保部接受调研陈述的时候,某试验机型的“国三”玉米机不幸着火了,这是记者第一次得知“国三”发动机有如此严重的故障。事故发生在同一天,简直就是天大的讽刺。到底是生意重要,还是环保重要,到底是环保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站在雾霾的都市,记者也很是希望排放升级,哪怕能够减少一丁点污染,那至少也是减少了。可事实上,或许并非如此。有时候,看似节约,实际上是浪费;有时候,看似环保,实际上是更加污染。

某国际知名农机企业产品专员给记者提供一份数据,很是明确地用实际试验,验证了目前“国三”排放路线的问题。“如果是高压共轨,没问题,但成本提高很大。单体泵,减少的排放并没有付出的成本多。”

简而言之,就是不划算。这样一份数据,以公开出版物的形式,发表在中国农机行业最权威的杂志、创刊接近60年的《农业机械》上,而且是在排放分步实施之前。

但是,可惜的是,这样一份权威数据,发表在权威刊物上,并未引起权威人士的权威指示。

发动机企业的朋友告诉记者,不是他们不愿意做实验,也不是他们无法提供足够的产能,而是主机企业的判断以及运作方式,才是主要影响因素。

简单来说,主机企业开始寄希望于排放升级延期,而且延期的事情拿下了,“国二”产品的生命周期得意延长,小批量或者大批量的装配“国二”并非难事,而且也并非坏事,除了部分补贴指标不能确保之外,还是值得赌一把的。

“国二”产品库存刚开始并未减少,反而增加了。

直到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有可能真的拿不到补贴,这才开始停止装配“国二”,而“国三”产品的装配了很少,企业很小心。“我们下滑很多,‘国三’量很少。”某国内前列的农用发动机企业告诉记者。

“‘国三’卖不动,‘国二’也突然在5月份停止了。”某国内著名拖拉机企业市场部人员告诉记者,“用户很明显,是在观望,毕竟,你‘国二’产品肯定要在今年卖出去,早晚要降价!”

原来,这才是真相。

然而,无论如何,用户的焦点还是集中在“买‘国二’,不买‘国三’上。”

就连经销商也不太敢确定,他们到底是不是能接受“国三”,能不能做好“国三”。毕竟,除了特别专业的发动机维修服务站外,一般的代理商,连专业的维修工具都没有。更何况,“国三”产品到底会出现哪些问题,谁还都不能预料。

就在前几日,有人给记者私信了几段话,关于“国三”产品问题的严重性。比如,发动机起火,“国三”机器比“国二”机器要多很多;再比如,因为油品问题,喷油嘴积碳严重,打不着火更是常有发生,等等。

记者也因此,很不负责任的进行几个电话调查。不知是因为有人个这些用户打过了招呼,还是用户不敢给记者说实话,反正他们觉得,除了价格提高了一点,也没什么不同。当然,他们大部分用的是国产品牌,本身出问题就已经习惯了。

至于很多人反应的起火、趴窝、马力不足,特别是马力不足,肯定是普遍反应,几乎是百分之百都提到这个问题,尽管样本量不大;但趴窝和起火,这还需要认真调研。

至于涨价,国内企业的涨价并不多,倒是国外产品,涨价比国内涨价幅度高出好几倍。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还有待调查。

“国三”产品到底有什么问题?到底该如何看待?农业机械微信,将在接下来的一周进行详细探讨,敬请关注。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

农机购官方微信二维码

相关报道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一、2020年上半年市场运行分析  1.总体运行情况  前几年,受自走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械大范围跨区作业冲击,叠加市场饱和度高,机手收益不佳、投资回收期延长、客户对新产品迭代更新的顾虑和观望等因素影响,导致市场自2015年的4.5万台规模。

[详情]
数字赋能兴乡村 数字赋能兴乡村

数字经济是当下新兴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浙江是“数字经济”大省,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的经济社会形势,浙江省农业农村系统将“数字三农”工作提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高度重视。

[详情]
疫情下撂荒耕地治理的观察与思考 疫情下撂荒耕地治理的观察与思考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粮食安全与农业议题引起社会广泛讨论,农村耕地撂荒的现实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笔者所在的江西省是粮食主产区,面对疫情带来的风险挑战,正在开展撂荒耕地治理行动,抢抓农时进行春播春种。

[详情]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解“谁来种地”问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解“谁来种地”问题

夏收时节,记者在河南麦收现场采访发现,通过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要素、紧盯市场需求规避风险,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书写“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的答卷。

[详情]
粮食储备如何找准着力点

粮食储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纷纷围绕粮食储备工作积极发表意见。  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远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粮食安全标准线,我国的粮食安全有充分保障。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