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李克强总理把“工匠精神”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专注于自身领域、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时代呼唤。当下,我国正从“农机大国”向“农机强国”转型,一字之差,其路漫漫,此时“工匠精神”正如一场甘霖、一声春雷,恰逢其时,唤醒了浑噩中的农机“匠人”——农机制造智能化迫在眉睫;真正身处一线,守护国人“饭碗”的新型职业农民承载着时代重任。
在4月25日召开的中德农机化发展论坛上,“农机工匠的培养”作为论坛的重要单元,得到了中德双方的高度关注。“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德国作为“世界工匠”举世闻名,其对“农机工匠”的培养对于中国有何借鉴意义,中国又将如何培育农业大国的“农机工匠”?
中国“农机工匠”培养“进行时”
纪绍勤(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教育处处长)
中国为何在这个时候提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有别于“传统老农”,是指以农业为稳定的职业、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较高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我们今天所谈论的“农机工匠”,更精准地说就是专业服务型的职业农民。
当前中国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劳动力结构出现变化。统计分析,从2010年开始,中国农民工数量就在加快变化,到2013年出现“拐点”,外出务工的农民比留在农村务农的农民多了,外出务工人员达2.7亿,留下的不足2.5亿;到2015年时,外出务工的农民占到了2.74亿,留下来的只有2.4亿左右。
“70后(45岁以下)不愿种地,80后(35岁以下)不会种地,90后(25岁以下)不谈种地。”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步步紧逼。在这种情况下,中央从2012年开始关注并在“一号文件”中首提:中国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制度体系如何构建?
培育对象“三类协同”。把现有的农民区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其中生产经营型主要是种养大户、农场主以及合作社的骨干等。
培育环节“三位一体”。由过去的“培训”向“培育”转变,一是教育培训,提高生产技能和人员素质;二是认定和管理,把职业农民当作一个队伍进行规范化管理;三是政策扶持,把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
证书等级三级贯通。我国新型职业农民证书还属鼓励政策范围,分为初、中、高级,要综合其文化素质,技能水平,经营的规模,经营的水平等进行认定和管理。未来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按照准入式标准管理。上海市已经开始把职业农民的证书作为承担承包家庭农场的一个准入的条件。
中国如何培育“农机工匠”?
我国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探索了四个模式培育“农机工匠”。从2012年开始由农业部主导进行试点,2014年在全国全面实施,中央投入11亿专项经费,地方政府和省级财政还有5亿左右的资金,用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目前已培训100万人次。
示范和推广。我们在陕西、山西、江苏、山东4省和21个地市,以及500个县来重点探索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制度。
实施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今年农业部、团中央、教育部共同启动了中国青年农场主的培养计划,遴选1万名18-45岁专业大户、返乡创业大学生、农民工,重点培育、孵化,支持其创业兴业。我们采取了网上报名形式,去年在通知发出来后,有1.7万人在网上进行了申请,我们从中遴选出1.2万人作为培训对象,进行为期三年的培训。
创新培育方式方法。精准对象,过去中国农民比较分散,对象区分度、辨别度不高,现在我们精准对象,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进行重点培育;管理面更精细,我们采取信息化管理方式,因地制宜探索适应成人学习和生产规律的培育模式;大力推动农村田园学校,就地培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建立智慧云平台,积极探索构建基于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的职业农民在线教育和移动互联服务。
总结推广先进模式。在全国推介发布了十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供各地在培育过程中遴选。
农机化教育新格局初步形成
刘云泽(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科教处处长)
当前我国农机人才队伍培训初步形成了农机教育(大中专职业院校、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农机推广、农机监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还有农机科研院所和企业,农机服务组织等广泛参与的教育培训新格局。各类培训机构侧重点有所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五种:一是由地方教育系统管理的职业大中专院校开展系统的学历教育。二是由农机化主管部门管理的农机化学校,开展短期的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三是由农机化管理部门管理的基层农机化推广机构,实行短期的培训和指导。四是主体自愿申请,经审批成立的拖拉机培训机构,为农机手考取驾驶证开展专门培训。五是由政府与企业联合,学校与企业联合,合作社与企业联合。
截至2014年底,全国农机化大中专院校有36所,基本每省一所。农机化学校1700多所,基本每个农业县一所。国家设立的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包括县、乡两级)有7000多个。规模以上的农机企业有2000家,都在开展不同程度的农机操作使用等维修培训。
农机化教育培训的主要对象一是通过高考、有意从事农机生产实用维修的高中毕业生;二是高考落榜,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经营管理人员,包括家庭农场主、农机大户、合作社理事长和机手骨干;三是农机维修网点的修理工、新购置农机的农民和从事农机操作技能培训、考评的老师等。
主要培训内容即农机操作基本知识和技能,确保农民能正确地使用机具,提高机具的使用效率,同时确保安全生产。
多年来我国探索和总结了一些有效的农机化培训方法:一是集中培训,如培训机构按规定对考取驾驶证,职业技能证进行的集中培训。二是现场示范培训,通过不同形式进行现场技术示范和新机具推广。三是送种下乡,许多地区把培训班办到乡村院落,田间地头。四是企业市场化的培训,以企业售后服务培训为主,在经销量较大的区域,集合新农户开展的一些操作和保养的培训。五是多方联合培训,包括政企联动,市企联姻,校室联合等。
为减轻农民培训成本,调动积极性,提高农民素质,国家先后出台一些政策,对农民参加培训进行经费补助,还有一些省设立了专项财政奖补资金,对取得初级、中级、高级证书的人员,进行资金奖励。各级政府每年都安排专项经费支持有关机构,开展农机化的实用技术培训。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之“中联样本”
袁勇富(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14年《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
中国正处于农机化高速发展期,今天谈中国职业农民培养,起点相当于欧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中联重科牵头在2015年成立了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教集团,设计了政府主导、市场引导,进行分类和统筹指导,引入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的培训资源整合机制,从而形成产教融合和系统、全程的职业培养、培训体系,实现服务社会,满足社会需求的目标。
目前,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教集团对现代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模式采用现场即时培训、农闲集中培训、网络在线培训。近日,中联重机正在安徽芜湖基地,对安徽省两千多名职业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中联重科利用国内外26个工业园区和产品种类多、涵盖面广的优势,依托自身国际级的创新平台,积极与各级农机推广部门合作,投入了完善的硬件资源建立农机实训车间,开发了专业培训课程,储备了一批培训师,已形成相对完整的培训课程和培训实践经验,已完成各类农机人员培训约3000人。
2015年,“中联重科”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大赛在中联重科芜湖工业园开赛,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选手参加了比赛,创新了培训方法,配合农业部门完成了“以赛代训”的培训模式。
目前,以安徽芜湖的教育基地为依托,中联重工和安徽省农委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机手合作的培训体系,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承接新型职业农机手培训任务,并接受第三方对培训效果的评价,预计今年组织培训规模不低于2000人,将按照地域特点分别开展南、北方地区职业农机手的差异化培训。南方地区培训内容为:拖拉机、插秧机、小麦收割机、水稻收割机、烘干机等主要农机产品的使用与维修技术;北方地区培训内容包括:拖拉机、小麦收割机、玉米收获机、烘干机等主要农机产品的使用与维修技术。安徽的培育模式一旦成功,中联重工将继续与河南、湖南等有基地依托的省份合作推进。
培养智能农机操控者
Ulrich Lossie(德国农业技术学院)
现代农机涉及计算机操控等先进技术,农机维修也变得更加复杂,从前一把榔头、一个改锥修农机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因此德国的技术工人、维修工人都要先接受2-4年的专业培训方可上岗。
学习的内容包括:智能管理。自动控制系统在德国广泛应用,所有农机都会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操控,通过使用这种智能化农机操作系统,提高了农机使用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农场会降低4%—10%的经营费用。机具上的GPS定位系统,在晚上没有任何光线的情况下,可以将定位做到和白天一样精确,从而实现12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不间断地工作。
智能施肥。在施肥系统优化上,要根据每种农作物和地块的不同情况,进行有区别的、智能化施肥。要充分使用畜牧场里的有机肥料,把它综合利用到整个施肥体系中,在这之前,农场管理人员要在计算机上面进行程序编程和优化设计,锁定深度,通过相应的农机,按照计算机设定的程序进行施肥,比如在15cm的深度我们可以先施有机肥料,然后在上面再施用其他肥料,从整体上,通过最合理的施肥方式,改善土壤性能,提高产量。
智能传感用药。通过传感器了解到土地和植物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农药喷洒,不再按照平均水平进行施肥或者喷洒农药,而是运用传感器精确地了解到“这一地块和植物到底需要多少药量”。在此过程中,精确度提高了,农药使用的效率也提高了。这种方式我们还可以继续深化,通过电子扫描仪对土壤进行扫描,结果自动绘制成图表,我们具体需要哪种农药、需要多少都可以被精确计算出来。
智能监控。使用计算机的农机监控系统,远程了解农机运转情况,意味着管理员从办公室就可以知道,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喷药机、施肥机是否存在运转不良问题,甚至连剩下的油料能用多久都可以被准确测算。一旦机器发生故障,管理员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并安排技术工人去维修,减少了时间成本。
智能数据处理,结算作业金额。农机作业的数据和客户情况会被储存在电脑,根据作业量,自动结算出作业费用总额,然后制定发票寄给客户。我们在乌克兰做了一个示范项目,做了一到两年的示范工作。大概有一百公顷的农田,按照以上智能化模式运作,收效很好。
智能体系打造成功后,降低了成本,节约了生产资料和时间,整个流程变得更加合理和高效。今后的发展趋势机手或将不再操纵简单的农机设备,取而代之的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程序编制,通过操控机器人完成耕作。
学校、农场无缝对接 德国“农机工匠”需终身学习
Hartmut Matthes(CLAAS培训部主任)
想要来CLAAS中央学院接受培训,机手们必须接受过基础教育,才能知道怎么来保养、维修农机。从初级、中级到高级,要达到专业水平,是一个长期的、终身学习的过程。
德国的教育体系与中国非常像。孩子一到四年级,6—10岁的时候,接受小学教育;五到十年级,10—16岁的时候,接受初中教育;十到十三年级,16—19岁,接受高中教育;还有更高级的大专教育,这就是年轻人要经过教育的过程。可能他们并不会接受所有过程教育,但一定会接受其中的一部分。在这些教育之后,他们可以决定是只读高中就够了,还是继续读大学,或者直接去接受职业教育。
在接受职业培训的时候,公立学校和企业之间是有联系的。学生在两年半或三年半的学习过程中,每周有3—4天要到农场实习,指导员会教授他们最新的农机操作技术,并要求他们真正帮助农民解决农机具方面的问题。学生可以选择每周几天在一个地方学习,或者是完全脱产、集中学习。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学生从农机学校送到农民当中去,他们在实习过程中,一方面给农民提供了服务,一方面也了解了农业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循环过程,也是作物生产的过程,包括耕作、播种、施肥等。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些共同点,就是参与整个过程的人,必须了解结构学的知识、土壤学的知识、机械化的知识和农间管理的知识,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够进行真正好的农业生产。
农业其实是一个价值链,我们可以实现价值链的最优化,当然这要借助技术化的支持,哪些地方出了问题,我们就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有了技术支持之后,才能驾驶农机具、使用农机具。
在农场里面有不同的角色,有农场主、管理者,操作员、雇农,不同的角色要求你有不同的能力,农场管理,行政管理,农机的维护、修养、诊断、维修、保养,这些都是要使用农机具所必备的一些技能。
从“甘河经验”看“农机工匠”培养
Horst Bunge(甘河中德示范农场原负责人、农业专家)
甘河农场位于内蒙古北部,是中国农业部与德国农业部联合实施的项目,2008年启动,2014年圆满结束,从甘河农场良好的运营状况中,我们能得到一些关于培养“农机工匠”的启示。
现代科技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农业工作者应思索如何传播和培训以发挥出农机的最大效用。拖拉机手的培训非常重要,他们直接控制着田间耕作质量。甘河农场会为拖拉机手进行每年三次,每次四天的相关知识、技术、技巧的全面培训。
调整农机、保养农机和学会使用机具同样重要,如犁地的速度过快或过慢、角度不正确等,都影响耕作效果,需要对其进行正确调整,此时我们就需要对操作者进行培训,一般情况下都会有专业的指导员为操作者进行为期四天的培训。
根据我在多省的培训经历和甘河农场的工作经验,我认为农场管理者也需要培训,而且德国人的理念认为,能够五年以上连续从事农业、农机工作是比较好的,这几年的时间可以帮助农场管理者探索、对比出作物轮作哪种模式更好,如何改进。
甘河农场的冬天十分寒冷,温度会达到零下35℃左右,这种时刻非常适合管理人员以及拖拉机手的培训。
自信心、积极性,控制管理和财务规划等都是“农机工匠”培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此外,他们还应学会记录农场情况,如每一块土地的成本、效率等等相关数据。
与此同时,我们要制定专业的教科书和培训材料,并在培训结束后对机手和农场管理者进行考核认证。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