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资讯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农机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各地农机
农机购 农机资讯

河南省:机声隆隆促增收

02-01
字体大小:

2015年河南农业机械化成绩单

一、全省农机固定资产总值达到876亿元

二、农机总动力达到1.17亿千瓦

三、大中型拖拉机达到45.5万台

四、收获机械达到24.2万台

五、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到17.74亿元

六、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5%

七、机耕面积达到8500多万亩

八、小麦机播、机收水平均稳定在95%以上

1月20日,济源市梨林镇大许村,济源新大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五星正在盘点一年的收益:2015年,经过60多户社员的共同努力,该合作社实现利润200余万元。

2015年,全省农机固定资产总值达到876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1.17亿千瓦,大中型拖拉机达到45.5万台,收获机械达到24.2万台。中央和省财政共安排我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到17.74亿元。

“十二五”期间,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为全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农机化带来大发展

孟州市赵和镇冶墙村农民郑国军1997年退伍后,购买了1台二手小型拖拉机,用于耕作自家的11亩耕地和给其他农户提供有偿服务;2011年,他已经拥有了1台崭新的85马力东方红拖拉机、1台福田雷沃小麦收获机和1台背负式玉米收获机。

目前,他已经将85马力的拖拉机更换成了120马力拖拉机,小型的背负式玉米收获机也换成了自走式大型玉米收获机,还配套购买了玉米秸秆还田机、旋耕机、深松机、免耕播种机等农机具,年纯收入10余万元。

省农机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在国家惠农政策的引导下,到2015年底,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5%,机耕面积达到8500多万亩,小麦机播、机收水平均稳定在95%以上。农业机械化为中原经济区建设、高标准粮田建设、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农机合作社唱主角

2010年4月,济源新大地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仅有3台小型农机。然而,截至2015年底,该合作社已发展社员60人(户),拥有各类农业机械88台(套),其中大型联合收获机26台,大型拖拉机13台,各种配套农具47台。

目该合作社在流转农民土地3500亩的同时,还托管农民土地2000多亩,从犁、靶、耕、种、施肥、灌溉、植保、收获,实现了一条龙的服务,服务农户1400多户。“通过土地流转和托管农民土地,把许多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安心外出打工或从事二、三产业。目前,合作社还聘请了10多名种懂技术、能驾驶、会维修的种地能手,为探索造就职业农民迈出了新路子。”李五星说。

李五星告诉记者,为种好地、多打粮,今年合作社还将购买两台植保飞机,用新型农业机械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据了解,目前,全省依法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5923个,入社社员12.79万户,从业人员18.22万人,拥有农业机械38.2万台(套),服务农户493万户,经营土地面积1810万亩,作业服务面积7939万亩,合作社资产总额达137.7亿元。

农机购置补贴暖民心

郑国军说,他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国家实行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5年来,他的农机具不断增加、更新,光农机购置补贴就累计节省开支3万余元;

济源新大地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最初的仅有3台小型农机到如今的88台(套),累计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100余万元。

5年来,全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补贴范围逐年扩大,各级财政共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3.36亿元,带动农民投资170多亿元,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77.3万台套,受益农户53.5万户,拉动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产值快速增长,收到了农民受益、企业获利、政府满意的多重效果。

展望2016年,省农机局局长凌中南满怀信心地说:“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78.7%,农机总动力要达到1.2亿千瓦,小麦机播、机收水平均稳定在95%左右,玉米机播水平稳定在80%以上,水稻机收水平稳定在80%左右。”

评论:铁牛扬蹄田野飞歌

农村有句俗话说:“磨镰不等于少割麦。”

据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我国种植小麦有4000年左右的历史。4000年来,人们收获小麦主要靠镰刀,靠人力。烈日下,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汗如雨,口干舌燥,腰酸背痛……家是农村30岁以上的人恐怕都有这样的麦收记忆。

1952年,我国才开始生产畜力收割机,1962年,才有了机力收割机。到了2003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也只有33%。仅仅是又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到了2015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63%。10多年来,我省农机化发展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到2015年底,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5%,小麦机播、机收水平均稳定在95%以上。

我省农机化“颠覆式”发展,主要得益于科技、合作、补贴。科技进步让农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现在不仅小麦可以机播、机收,玉米、花生都可以机播、机收,秸秆还田机、旋耕机、深松机、免耕播种机驰骋在田间地头。合作起来力量大,农机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省农民生产方式的“变革”。农机购置补贴一年比一年多,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了4000年的镰刀“扔掉”了,但“科技之镰”“创新之镰”仍然要不停“磨”下去。相信不远的将来,无人驾驶收割机、播种机器人走进田间不是梦。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

农机购官方微信二维码

相关报道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预测轮式谷物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一、2020年上半年市场运行分析  1.总体运行情况  前几年,受自走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械大范围跨区作业冲击,叠加市场饱和度高,机手收益不佳、投资回收期延长、客户对新产品迭代更新的顾虑和观望等因素影响,导致市场自2015年的4.5万台规模。

[详情]
数字赋能兴乡村 数字赋能兴乡村

数字经济是当下新兴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浙江是“数字经济”大省,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的经济社会形势,浙江省农业农村系统将“数字三农”工作提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高度重视。

[详情]
疫情下撂荒耕地治理的观察与思考 疫情下撂荒耕地治理的观察与思考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粮食安全与农业议题引起社会广泛讨论,农村耕地撂荒的现实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笔者所在的江西省是粮食主产区,面对疫情带来的风险挑战,正在开展撂荒耕地治理行动,抢抓农时进行春播春种。

[详情]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解“谁来种地”问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解“谁来种地”问题

夏收时节,记者在河南麦收现场采访发现,通过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要素、紧盯市场需求规避风险,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书写“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的答卷。

[详情]
粮食储备如何找准着力点

粮食储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纷纷围绕粮食储备工作积极发表意见。  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远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粮食安全标准线,我国的粮食安全有充分保障。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