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辽宁省产粮大县昌图县种粮大户盛铁雍更新播种机几个年头了,可还是有村民在心里打个问号——“秸秆不拾掇干净,地里乱糟糟的,用这新机器播种能出好苗吗?”
资料图
有这样的疑问,源于长久以来形成的种植思维定式:种地,就得清秸秆,然后再翻地、起垄、播种。否则种子落秸秆上,容易出苗不齐。这种耕种模式,也是记者在东北春耕期间采访时,最常见的场面。
可新播种机与此不同,它被称为“免耕播种机”。耕种前,秸秆覆盖地表不必清理,不用翻地,以拖拉机牵引,在地里行进,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全套作业一次性完成。
记者来到盛铁雍所在的昌图县盛泰农机合作社,只见一边的老式播种机在仓库里落满灰尘,另一边15台“免耕播种机”已完成检修,整齐列队,只待大地回春下地干活。
盛铁雍向记者演示了“免耕播种机”的工作状态。记者发现,别看秸秆覆盖地表,看起来粗粗拉拉的,可“免耕播种机”启动时,干的可是个精细活儿,是个能“绣花”的家伙。
整个机身长约三四米,前端底部有一把圆形的切割刀,把残留田地里的秸秆切断,后面一对“扒拉滚”,把包括秸秆在内的杂物拨开,两把“V”形圆形刀切开大约2厘米宽的苗带,种子经播种管精准地落在苗带上,最后由压实装置将种子覆土压实。
“像是做微创手术。”当地同样多年采取保护性耕作的种粮大户李忠华说,“免耕播种机”只开2厘米宽的苗带,对土地的伤害小,耕作更精细了。用老式播种机,旋耕起垄播种,得开出15厘米苗带,土壤容易失墒,还容易出现“犁底层”,造成土壤板结。
昌图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秸秆覆盖既可以解决秸秆处理的老大难问题,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防止黑土地土壤流失、板结,有机质下降等问题。
刚引进“免耕播种机”时,盛铁雍的心里也直打鼓,担心机器不好使。可年年高产丰收,坚定了他的信心。尤其是2018年,昌图县发生罕见旱情,但盛铁雍采用保护性耕作模式种植的1.2万亩玉米,大旱之年仍然实现了平均亩产1500斤以上。
种粮大户们说,2018年当地大旱,传统模式地块普遍存在玉米植株打蔫,个别地块甚至出现空秆的现象,造成减产,但保护性耕作的地块,较传统地块亩产明显高出一截。
记者了解到,东北黑土地上,保护性耕作模式正逐渐推广开来。日前,《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出台,提出尊重农民意愿,不搞“一刀切”,重点推广秸秆覆盖还田免耕和秸秆覆盖还田少耕两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类型,力争到2025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4亿亩,占东北地区适宜区域耕地总面积的70%左右。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