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资讯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农机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各地农机
农机购 农机资讯

油莎豆在湖北实现全程机械化

10-16
字体大小:

9月下旬,监利县新沟镇梅湖村的河滩地上,一台经过改装的自走式收获机在沙土里作业。不一会儿,一粒粒形状如板栗的豆子伴着少许沙土从收获机里筛下来,传送到一辆小卡车上。“你看,这就是油莎豆。别看它们圆圆小小的,可是榨油的宝贝!”监利县富农阳光油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世训捧起一把豆子,满脸欣喜。

资料图

“地下核桃”油莎豆亩产食用油120公斤

油莎豆又称虎坚果、油莎草,像花生一样在地下结果,原产于非洲及地中海沿岸国家,适应性强,可在边际地、沙化地种植,是一种集油、粮、牧、饲于一体的优良油料作物,有“地下核桃”之称。每亩产油量可达120公斤,是大豆的4倍、油菜的2倍。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张学昆介绍,油莎豆浑身是宝,果实可以榨油,做蛋白饮料、酿酒和加工休闲食品,地上鲜草可作为牛、羊、鱼等的优质饲料。

1952年,油莎豆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从国外引种到中国。2014年,油莎豆与小麦、大豆、花生、玉米一起,成为“月宫一号”植物舱种植的5种粮食作物,受到民众关注。2016年作为新油源,列入《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

目前,北自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南至云南、广西、广东等20多个省区均有种植油莎豆。2017年种植面积3.6万亩,2018年发展到20万亩以上。张学昆告诉记者,油莎豆生长期仅130天左右,是安排年度种植计划和调剂茬口的优良油料植物品种。

上世纪60年代,我省引进种植油莎豆。2010年,种植规模一度发展到3000亩。油莎豆品种改良也被纳入我省产业技术体系项目重点支持内容。但由于产业发展缓慢,目前在襄阳、随州、监利、钟祥等地呈星点分布。省内也鲜有从事油莎豆生产和加工的企业。

我国食用油消费快速增长,每年食用油消耗量在3000万吨以上,而国内食用油生产能力仅为1000万吨,长期依赖国外进口,对外依存度高。张学昆指出,即使按《“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标准,国人每年需食用油1800万吨,目前自给缺口仍有800万吨左右。

去年11月22日,科技部农村司在北京召开了油莎豆产业科技创新座谈会,讨论如何通过促进油莎豆产业发展来替代部分大豆产品,从而解决大豆进口比例过高的问题。多省市在会上表示将推动油莎豆产业快速发展,以解决大豆供应不足的问题。“推广种植油莎豆可至少提供600万吨以上食用油供给量。”张学昆说,发展油莎豆产业,逐步替代大豆进口,对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提高食用油自给率具有重要作用。


诸多瓶颈制约油莎豆产业发展

张学昆介绍,油莎豆不饱和脂肪酸可达80%以上,富含维生素E及多种微量矿物元素,榨油品质与橄榄油接近。作为新型优质油料作物的油莎豆,一直备受关注。

但现实是,几十年来产业发展的步伐缓慢,何故?“由于品种退化和无法机械化等原因,使得油莎豆种植效益低、竞争力差,产业发展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张学昆说,目前国内生产上主要是上世纪60年代引进的老品种,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亩产干豆仅300公斤,产油量仅80公斤,油脂含量低于25%。遗传种质资源更是极度匮乏,缺乏完善的良种繁育技术,专业认定的品种全国屈指可数。

机械化收获更是难题。油莎豆主要收获地下块茎,颗粒较小,再加上根柄较细、容易断裂,所以收获过程中极易发生落果现象。油莎豆个头小,现有的花生和马铃薯等地下块茎收获机无法收获。过去收获一亩地需用工15个,收获成本占到生产成本的50%以上,易种难收,极大制约了产业发展。此外,因油莎豆含高淀粉高水分,收获后如不及时清洗、干燥、仓储,极易腐败霉烂。

加工技术装备不足也制约着产业发展。油莎豆由于形态不规则、种皮坚厚粗糙,清洗去皮效率低、损失率高。产业化榨油关键技术装备还需进一步开发,油莎豆制糖、制粉、饲料利用等产业链深加工技术与装备,亟须研发配套。


油莎豆全程机械化生产实现突破

记者10月8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研发的油莎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近日在湖北取得突破,油莎豆高产大粒型品种“中油莎2号”机收,每亩鲜果产量约1550公斤,填补了国内大面积油莎豆机械化种植的空白。

该所作物逆境生物学创新团队执行首席邹锡玲介绍,团队经过10多年的科研攻关,攻克品种选育难关,融合适期机播、化学调控、无人机植保、机械碎草和机械收获等全程机械化技术,形成了油莎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实现高产高效。

上世纪70年代,油料所开始开展油莎豆研究工作。2017年,首个高油高产油莎豆品种“中油莎1号”面世,含油量31.3%。去年9月,团队选育出更适宜机械化收获的“中油莎2号”,单粒块茎直径和“中油莎1号”相比增加22.6%,达到1.19厘米,含油量也保持在29.3%。

9月20日,在监利县富农阳光油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基地现场测产显示,“中油莎2号”每亩实收鲜重1562公斤,折合干果按含水量12%计,实产1050公斤,再创国内亩产新高。

“亩产折合干果1050公斤,按5元/公斤收购,亩产值超过5000元。”富农合作社理事长刘世训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除去土地租金、种子、机械作业、覆膜、肥料农药等生产成本,纯收入约3200元。“种一亩油莎豆效益,顶得上种好几亩油菜了!”

富农合作社在我省油菜种植业内颇有名气,但近年来油菜种植效益不佳,让刘世训萌生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油莎豆,提升综合效益的想法。“过去也听说过油莎豆,但机收瓶颈和产业链的不成熟让我们望而却步。”

刘世训拍拍身边的一台收获机说,目前市场上专用收获机械很少。“这台自走式收获机原本是用来收获中药材的,后经团队改良,才能收获油莎豆。”

据了解,今年油莎豆生产及产业化相关课题被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项目。截至目前,创新团队已陆续开发出油莎豆饮料、减肥饼干、油莎豆酒等系列加工产品。不少本省及外地企业纷纷抛来橄榄枝,打算在生产和产业化技术上与油料所进一步合作。

湖北是油料大省。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肖长惜认为,因地制宜科学发展油莎豆,可促进我省油料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应加快产业链建设,将生产潜力变成市场效益,形成我省具有市场前景的杂粮品种。他建议,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强生产标准化技术研发,并在全省相关适宜地区扩大示范。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

农机购官方微信二维码

相关报道

油莎豆在湖北实现全程机械化 油莎豆在湖北实现全程机械化

9月下旬,监利县新沟镇梅湖村的河滩地上,一台经过改装的自走式收获机在沙土里作业。不一会儿,一粒粒形状如板栗的豆子伴着少许沙土从收获机里筛下来,传送到一辆小卡车上。“你看,这就是油莎豆。

[详情]
重庆举办植保无人飞机操作技能竞赛活动 重庆举办植保无人飞机操作技能竞赛活动

9月26日,重庆市植保无人飞机操作技能竞赛在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举行。此次竞赛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主办,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农业机械操作专家工作室、重庆农业经理人专家工作室、重庆农业机械修理专家工作室承办。

[详情]
胜利农场调试机械巧打时间差 胜利农场调试机械巧打时间差

9月17日,笔者在黑龙江胜利农场多个管理区看到,技术人员正在指导种植户对秋收抗灾机械进行再次调试,以便机械在晴好天气以最佳状态进行秋收割晒作业,这是农场调试机械巧打时间差的画面。前几日天气晴好,这个农场多个管理区已经及时开展割晒作业。

[详情]
盘州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工作 盘州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工作

为进一步规范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优化服务,强化监管,按照贵州省农业农村厅2019年8月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调度的通报情况,贵州盘州市对水城县、盘州市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使用比例较低问题进行了核实,并根据存在问题下达了三条整改措施。

[详情]
重庆市蔬菜移栽机对比试验顺利实施 重庆市蔬菜移栽机对比试验顺利实施

2019年,重庆市农机总站首次承担了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总站下达的蔬菜移栽机对比试验项目。项目实施以来,市农机总站生产技术科按照有关要求认真制定了试验方案、选择了试验场所、明确了实施业主、确定了试验机具,为开展试验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