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刚过,中央一号文件便如期发布。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目标,详细布局了2017年“三农”结构调整的改革方向。其中,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成为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之一。农机合作社作为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新型社会化服务主体,在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带领农民致富等方面日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一号文件中释放出的关于发展农村适度规模经营的各项政策,对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来说无疑如一阵东风。
稳粮、优经、扩饲 成合作社发展出路
在农村,过完年也就意味着新一年的农忙要开始了。而对于辛俊银来说,今年的农忙来的就更早了一些,“年三十的饺子都没来得及在家吃。在外打工的村民回乡过年,着急谈土地的事,一个电话就把我从家叫走了。这已经是我第三年过年没在家吃饺子了。”作为河北省玉田县文存农机合作社的理事长,辛俊银身上比普通农民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他告诉记者,17岁开始种地,23岁开始流转土地,到今年52岁,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钻研土地,寻找让农民致富的方法。“农业发展离不开机械化,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排头兵。”通过多年积累的经验,辛俊银总结出这个结论。于是,由他牵头,创办了文存农机合作社。合作社创建伊始,以土地流转和农机作业服务为主,效益良好。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单纯为种植户提供农机作业服务的效益已经大不如前。国家又在这两年调整玉米种植面积,玉米收购价格与市场接轨,原本合作社流转的7300亩土地有大部分都采用小麦、玉米轮作的种植结构。毋庸置疑,再继续走“土地流转+农机作业服务”的发展路子是不可取的。
作为合作社理事长,辛俊银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去年,合作社拿出3000亩土地种植玉米青贮,并与当地的恒天然牧业签署合同,辛俊银算了一笔账,青贮每吨收购价格为300多元,平均亩产为三吨半左右,与种植玉米相比更省工。除了种植青贮以外,合作社还种植了1000亩经济作物,包括当地特产玉田大白菜、芥菜等。在不断创新中,摸索出适合合作社未来发展的道路。
今年一号文件中提出了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这也为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存农机合作社是很多农机合作社发展的缩影。宁夏银川市金谷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近些年将发展的重点放在了青贮收获上,甘肃山丹县祁连山牧草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的主营项目就是牧草的机械化种植与收获,陕西省宝鸡市利民秸秆机械化加工合作社通过机械化收获加工玉米青饲料增强了合作社发展新动力。这些变化都表明,当前农机合作社发展不再紧紧围绕传统粮食作物转,稳粮、优经、扩饲也成为当今农机合作社提高生命力、抵御风险的又一途径。
延长产业链 推进品牌建设
“以农机合作社为主,将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连在一起,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是我们当前发展的主要模式。”辛俊银告诉记者。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当前,很多农机合作社都走多元化发展路子,依托农机合作社设备、资金、人员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发展领域,延长产业链,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中。
作为国家级示范社,山东省兰陵县众利农机专业合作社便是走多元化发展路子的典范。山东是我国玉米种植大省,国家调整玉米种植面积的政策对于地处山东的众利农机专业合作社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为了减少玉米价格下调对我们的影响,合作社在流转的土地上减少了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了高粱、大豆、谷子等作物的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王相成告诉记者。不要小看王相成口中的高粱、大豆、谷子,这些作物都为合作社发展开发了新的市场。
2016年,合作社注册了沂蒙众利农产品公司,生产面条等食品。公司生产的面条所用的小麦全部是由合作社种植的,“俗话说‘养猪的赚不过杀猪的’,合作社用自己种植的小麦生产农产品,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王相成说,“由于公司刚刚成立一年,目前还处于试水的过程中。但是,这条路是没有错的。”他还告诉记者,合作社种植的高粱被送往附近的酒厂加工成酒,种植的大豆被送往附近的油厂,不断为自己种植的作物找寻销路,最大限度地提高合作社生产农产品的附加值。
今年一号文件中提出,“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引导加工企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产业园区集中,在优势农产品产地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积极推进传统主食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速冻食品、马铃薯主食产品”。在农村,农机合作社具备发展农产品加工的优势,很多农机合作社也有意识向这方面发展靠拢。浙江江山市巾英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利用自身优势建设榨油厂,生产菜籽油和山茶油,效益良好;黑龙江省绥棱县双合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生产速冻粘玉米。速冻毛豆等产品,产品远近闻名;广东宜州市烽火联合耕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除了种植水稻以外,还利用地域优势种植荔枝、龙眼等热带水果,并生产水果干。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多元化发展,延长产业链也让合作社更加欣欣向荣。
破解融资难指日可待
说起生产属于自己合作社的商品,发展属于自己的品牌,辛俊银告诉记者,合作社很早就注册了商标,但是,由于缺乏资金没有发展起来。“今年一号文件中提出鼓励发展高效养殖业,我们合作社也打算从养猪这块入手,建一个养猪场。但是,由于资金紧张,这个项目推动得很慢。”辛俊银说表示,“对于农机合作社来说,融资实在是太难了。”
的确,农机合作社更新升级农机装备、流转土地都需要大量资金,但是,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获取资金数量不仅有限,而且不易办理,在去年,本报针对农机合作社做的一项调查中,“资金问题”依旧是当前农机合作社发展中所面临的最大难题。由此可见,融资困难让很多农机合作社“壮志难酬”。
一直以来,农村金融服务是我国金融体系中薄弱的环节,融资难、融资贵是农业发展的一大痛处。激活要素,必须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探索扩大农村有效抵押物范围,健全适合农业特点和农民需要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在今年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强化激励约束机制,确保‘三农’贷款投放持续增长。支持金融机构增加县域网点,适当下放县域分支机构业务审批权限。深入推进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业务。”这些利好政策的出台,相信对于解决农机合作社融资难的问题很有帮助,农机合作社也将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做更多贡献。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