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二十四节气被称为农耕时代的“时间智慧”,它将天文、物候、农事和民俗完美结合,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人民所沿用。这一镌刻着农耕文明印记、跳动着传统文化之脉的精神符码、古老智慧,在追求“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依然照耀我们的生活,启迪我们的智慧。
我国农耕时代的“时间智慧”列入世界遗产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对激发“三农”人的自豪感,增强我国农业自信和创新力,创造现代新农耕文明具有深远意义。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农耕文明对人类的伟大贡献。我国先民在长期农耕实践中发现,农作物耕种需要根据太阳运行情况进行。二十四节气就是古人根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概括总结出的一套气象历法,用来指导农事活动。通过观星台,古人在正午测日影,夏天日影最短,冬天日影最长,将最长(冬至)与最短(夏至)之间,分为24等份,这就产生了二十四节气。它自秦汉时期至今已经沿用了2000多年。
根据二十四节气的规律,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的农事谚语。如“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小满前后、种瓜点豆”等。农民借助于节气,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将一年定格到耕种、施肥、灌溉、收割等等农作物生长收藏的循环体系之中,将时间和生产、生活定格到人与天道相应乃至合一的状态。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鲜明体现。得益这种智慧的指引,中华民族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传统农业辉煌。
二十四节气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它承载着中国哲学特有的韵味,让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成为气韵流动的世界。它让绵延的生活有了“标点句逗”,营造着中国式的充满节日诗意的生活。节气的美是太阳赐予的。一个一个的节气,仿佛是“太阳的脚步”,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寒来暑往、物候变化中感知。于是,在百姓心目中,惊蛰“是一声春雷惊醒了泥土中沉睡的小虫,竹笋顶开了泥土”;小满“是麦田的疯长,每一株麦子都饱满起来,在阳光下都是向上的力量”。很多地方的百姓会按照“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来准备自己的生活物资;“清明吃青团、立秋吃西瓜”“冬至饺子、夏至面”的风俗依旧流行;现代养生也看重节气,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等等。
许多节令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春分立蛋、清明踏青扫墓、谷雨采茶、小暑尝新米、大暑吃凤梨、白露不露身等。有的地方仍把节气当作节日一般度过,如“非遗”项目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等。在这样的民俗事项当中,继承、传播和弘扬了传统文化,增加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二十四节气及相关活动,凝聚族群,和谐天人,富有情趣,有助于化解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中城市人的生活焦虑、心灵孤独,因而对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极具价值。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传承和保护的新起点。非遗保护的真正目的,在于面向未来的传承文化传统,为中国当代文化的创新与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动力。
古人通过对农业生产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缔造培育了二十四节气等中华农耕文明的骄傲。随着现代科技发展,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能力增强了,设施农业、大棚蔬果等让我们不再受节气的严格制约。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有所减弱。但不管社会发展如何日新月异,人类对土地、对农业的依恋不会改变,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会改变。二十四节气仍是许多种植户进行农业生产、安排农村生活的根据;二十四节气进入小学课程,成为培养孩子认知自然万物的时间坐标;二十四节气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二十四节气蕴含的农耕文明智慧和理念,不仅对发展未来生态、有机、循环现代农业有重要指导意义,对全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也颇具启迪。然而,在“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未来农村将由谁来种地?”的隐忧下,一些附着在农业生产上的农耕文化正在消亡。二十四节气等农耕文化传承任重道远。因此,亟需在年轻人特别是农村年轻人(包括打工青年)中,科普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生活的关系。营造好发展环境,让青年农民热爱农业、农村,成为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人、使用人和受益人。
先贤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励当代“三农”人在传承、保护传统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奋发前行,创造新的“三农”光荣与梦想。当前,现代农业和生态美丽乡村建设,为新农耕文明的孕育发展创造了契机和广阔空间。期待中国农业为世界农耕文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