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机器人、价值百万的轮式拖拉机……对于农业机械,如果你的印象还停留在拖拉机、收割机等常规机械,那逛逛今年的农交会,一定会颠覆对农业的固有印象。在本届农展会上,你将发现那些“高大上”的智能产品,已经实实在在地运用到农业中,为现代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种植大户“相中”植保无人机
当城市市民在农交会展销区“疯狂扫货”的同时,来自全省各地的种植大户专程赶来了解最新式的农业机械。在高新技术展厅,赛为智能带来的多款无人机产品吸引了不少种植大户的咨询。在规模化经营的当下,人难请、人工贵、打药难,让人工喷洒已经跟不上生产的需要。代替人工进行喷药的植保无人机开始进入农业植保市场,成为现代农业作业者的宠儿。据工作人员介绍,赛为智能的农业无人机喷洒效率能达到50亩每小时,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而且无人机能实现匀速雾化喷洒,飞行高度精度都在厘米级,可以防止漏喷、重喷。来自阜阳市的种植大户赵金邦“相中”了一款3万多的小型植保无人机,向工作人员仔细询问电池、药筒使用等问题。他告诉记者,自己流转了500多亩地,今年就是租用无人机做的植保,节省了不少人工,“租别人的还要租金,不如自己买,买回来主要是自己用,空闲了还能往外租。”
“长翅膀”的植保机器人
由于担心无人机的操控和维修问题,“张着翅膀,在陆地‘行走’”的植保机器人”成为种植大户的另一选择。铜陵种植大户姚标看中了多家农业的一款植保机器人,这台植保机器人使用锂电池驱动,可以采用遥控操作方式作业,每台机器人载药量达120升,可连续作业2—3小时,能够喷洒10亩左右小麦,是传统人工喷洒农药作业的20多倍,不但能够有效节省劳动力,而且保障了用药安全。姚标说,自己专程赶来参加省农交会,主要目的就是了解目前最新的农业机械。?他仔细询问了植保无人机的价格、性能,收集了产品的宣传单页,准备回家仔细研究。姚标告诉记者,现在的农业越来越离不开农业机械,虽然农业机械价格不菲,但对于种植大户来说,可以省下不少人工,加上农作物质量的提高,基本上投入的都能赚回来。姚标说自己今年就租了无人机进行植保,一天能喷洒几百亩,但无人机目前没有纳入农业补贴,在一些细节上也不够稳定,所以自己倾向于目前性价比更高的植保机器人。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