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资讯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农机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各地农机
农机购 农机资讯

现代化种地模式已开启 你还敢说你会种地?

09-01
字体大小: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逐步提升,农业生产方式的升级转变正推动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低着头,猫着腰,挥着镰刀和锄头”传统的农民劳作方式已彻底被改变,农民种地不再是“累、苦”的代名词,而将会变得越来越“现代化”。  

现代化种地模式已开启 你还敢说你会种地?

规模化种植:土地承包助农增收

在我国,一些地方土地分散不集中,家家户户耕作着一亩三分地,除去家里的口粮,能创造经济收益的粮食所剩无几,因此农民忙忙碌碌一整年,收益与付出难成正比。在南京,黄振勇和他的弟弟承包了20几亩地种植蔬菜,平均每年可以挣十几万元,这大大颠覆了农民们的传统观念,原来地还可以这样种。承包土地一方面把原先独立种植的土地集中到一起,大规模种植农作物,然后通过统一的渠道销售到各大市场,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当然这如何种植还要经过专业人员的培训,农技专家的指导,总体来说种地正在走向专业化。另一方面,一些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每年也将获得不少的分成或“租金”,增加了收入。2015年12月,财政部发布《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2016年,13个省份将开展土地流转财政支持试点。按国家标准,只要符合条件,地方财政对土地流出方(农户)按每亩1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由于政策的支持和优惠,越来越多的农户在土地流转和承包中获得了收益,渐渐倾向集中土地,规模化种植,而要支撑规模化种植,机械化势在必行。    

机械化种植:耕地的老牛变”铁牛”    

“荷把锄头在肩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展现的就是一副傍晚农民忙完农活回家的情形。“锄头、老牛”是不少地方农民过去种地的标配,曾经也是历经诸多考验而不衰,但是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这对“黄金搭档”的地位受到了来自机器的挑战。耕地的老牛“退休了”,一台台“铁牛”开始在农田里面“耀武扬威”。过去,农民赶着牛,扶着犁,耕完一亩地常常需要耗费诸多时间,人也是累的腰酸背痛;现在,农民只要驾驶者机器,轻轻松松几个来回,一亩地就耕完了,省时又省力,让更多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跟着时代的步伐跨步前进。    大兴区长子营镇沁水营村菜田里,跑起了自走式蔬菜移栽机,只需轻松坐在机器的座椅上,把秧苗投放进容器里,农机从地里驶过,两排整齐的菜苗便稳稳地“站”在地里,怎么看都觉得方便又拉风。当然,农事活动千千万,农机有地上走的,还有天上飞的,更甚至是有“头脑的”。    

智能化种植:互联网 农业助推农业现代化    

在信息化时代的当下,互联网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代表着时代的前沿,科技的创新,现如今,互联网加入了农业生产,这两相结合,让种地顿时变得高端起来了。互联网与农业生产联手,以计算机为中心,对当前信息技术进行综合集成,集感知、传输、控制、作业为一体,将农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也提高了品质控制能力,增强了自然风险抗击能力。就说农作物灌溉这回事吧,作物“喝水”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又要掌握时间,对于农民来说极其麻烦,但现在就不一样了,灌溉的智能化让农民松了口气。在奇台县西地镇西地村,村民张勇接到病虫监测与控制智能化灌溉系统中心通知,他家地里的玉米出现旱情。他立即赶往地头管道开口处,用射频卡在感应器上一刷,清澈的井水随即流入麦田,这让村民大开眼见,这都是土壤墒情测报系统的功劳。射频卡一刷,农作物灌溉好了,鼠标轻轻一点,温度调节好了,更有警报系统让农民可以时刻知道作物情况,种地就跟谍战一样过瘾。面对这高科技的农事作业,农民也需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

现代化职业农民才能适应现代化的种植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已经渐渐和过去大相径庭,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种植让诸多只懂传统农作的农民被淘汰。此外,中国农民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谁来种地”也成为人们深思且担忧的问题,因此培育适合现代农业生产的新型职业农民迫在眉睫。首先,新型农民要会开农机,在人力逐渐被机器取代的同时不能忘记的是,机器还需人来操作,一只“铁牛”能否高效耕作,“赶”着它的人至关重要;其次,农技知识傍身必不可少,地要种得好,怎么种是关键,了解了农作物习性、生长环境、病虫危害等,可让作物种植事半功倍。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都在推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顺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在三门峡陕州区,392名农民还领到了职业资格证,这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据了解,这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是受训学员经过培训指导、考试合格后,在本人申请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审核才可以获得通过。可见现如今农民也不是人人都能当了。结语:曾经不少农村人外出打工时会说这样一句话“混不出什么名堂,我就回家种地去。”现如今这回家种地也渐渐不再是退路,因为地也不是人人都会种的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日新月益,农业生产也不例外,在种植方式转型升级的同时,农民也需提升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发展需求。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

农机购官方微信二维码

相关报道

智领未来|爱科中国2025年经销商大会隆重召开 智领未来|爱科中国2025年经销商大会隆重召开

1月8日,以“智领未来”为主题的爱科中国2025年经销商大会在“制造之都,常乐之州”江苏常州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爱科中国经销商和爱科中国区团队等200余人齐聚常州,共同回顾2024,展望2025及未来发展蓝图。

[详情]
农业农村部审议通过《2025年全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

1月8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2025年全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研究部署有关工作。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安全高度重视,强调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详情]
山东省发布新一轮农机补贴额一览表(第一批) 山东省发布新一轮农机补贴额一览表(第一批)

关于《山东省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第一批)》的通告鲁农机字〔2024〕12号各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意见〉的通知》(农办机〔2024〕3号

[详情]
安徽省发布实施《水田翻地碎混机》等三项农机专项鉴定大纲 安徽省发布实施《水田翻地碎混机》等三项农机专项鉴定大纲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发布农业机械专项鉴定大纲的公告根据《农业机械专项鉴定大纲备案管理规程》(农机管〔2021〕2号)和《安徽省农业机械专项鉴定大纲管理办法》(皖农办机〔2020〕4号)要求,我厅制定了《荸荠收获机》1项专项鉴定大纲。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