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业生产连年增产,实现了粮食总产“十二连增”,创造了粮食总产、商品量、调出量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一的辉煌战绩,在全国率先走出了一条独具龙江特色的现代农业之路。这一切,农业科技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黑龙江:科技创新支撑农业现代化之路
多年来,黑龙江省创立了春小麦生态育种理论,开拓了大豆杂交与辐射结合的育种新思路,建立和完善了寒地水稻育种技术体系,形成了高纬寒地玉米育种体系,在防治马铃薯病毒性退化及良种繁育方法、退化黑土有机质时空演变规律、猪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研究和民猪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方面获得突出成果。“深松耕法”、“玉米抗旱保水高产生产”、“寒地水稻旱育稀植”、“大豆窄行密植”等耕作栽培技术,以及主要农作物大面积优质高产综合栽培、区域生产技术和单行技术等极大地提升了黑龙江省农业生产能力。中低产土壤改良与修复、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保护地栽培等实用技术被广泛应用。民猪和野猪遗传基础及应用技术产业化、奶牛高效可持续生产技术、高品质肉牛生产技术、鹅育种技术、羊高效繁殖技术等成果已落地转化。多年来,黑龙江省农科院育成推广农作物新品种1306个,重点培育引进了一批以高产、优质、多抗、专用为导向的突破性新品种,使全省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5-6次。整合资源、集中攻关大大缩短了全省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每次更新换代都使作物产量有8~10%的大幅增长。目前,全省主要粮食作物,农科院的水稻品种面积298.9万公顷,占总面积的近75%;大豆品种面积达184.9万公顷,占总面积的近76%;玉米品种面积达155万公顷,占总面积的近23.3%。这些新品种的育成,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提升,为黑龙江省成为全国粮食总产和商品量双第一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大豆研究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初,伴随事业发展于1975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大豆研究所。经过60余年发展与建设,黑龙江省农科院逐渐形成了由1个专业研究所和分布在哈尔滨、佳木斯、绥化、黑河、牡丹江、大庆、齐齐哈尔、克山等不同生态区的多个综合性单位组成的大豆研究体系。全院育成了338个大豆优良品种,获得国家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农业部科技进步奖2项,全国科技大会奖6项,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24项,其他科技奖励100余项;新品种转化率达85~90%,占全省大豆种植面积的80~85%,占全国春大豆种植面积的45~50%。其中“合丰25”创下我国推广面积最大、应用范围最广、持续种植时间最长的品种纪录。春小麦品种培育研究最早始于1934年建立的克山农事试验场,由肖步阳先生主持开启黑龙江省春小麦品种培育研究的先河,历经系选—引种—杂交—生态—诱变—生物技术的不断创新过程,形成了“克字号”和“龙字号”两大小麦品种群,春小麦育种学科在全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至今,全院共培育出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品种171个,占黑龙江省审定小麦品种总数的90%以上,引领东北春麦区进行5~6次品种更新换代,使黑龙江省小麦单产水平由1949年的亩产85斤提高到2015年的426斤,为东北春麦区小麦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龙麦26”三年累积推广81.9万公顷,摘掉了黑龙江不能生产优质强筋小麦的帽子。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稻作环境,形成了黑龙江省水稻品种特有的生态型,为其它稻区品种所不能替代。1945年到1983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在150到300万亩之间徘徊;1984年以后以每年100万亩左右的速度递增,目前水稻面积发展到6500万亩,平均单产450公斤/亩,农科院培育的品种覆盖率达76%。全院现有8个水稻育种团队分布在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有12个水稻创新平台,共育成水稻品种225个,其中超级稻品种8个;有37个品种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其中“龙粳31”特性达到世界同类稻区领先水平,改变了多年来国外品种主导黑龙江水稻生产的局面,成为全省水稻第一大主栽品种和近15年来全国年种植面积最大的粳稻品种,2013年成为国家超级稻品种。不仅如此,在玉米、马铃薯、高粱、谷子、芸豆、绿豆等杂粮作物,向日葵、麻类等经济作物,果树、蔬菜、牧草、食用菌等一系列作物新品种的育成与推广上,省农科院都硕果累累,有效助推了全省种植结构的调整。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