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武是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加工优势明显的农业大县。但以前,由于种植养殖比较分散,集中连片少,集约化程度较低,因此,农产品批量供应能力低,在市场中形不成气候,直接影响了农民脱贫致富。近年来,县政府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依托农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带动群众致富的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临武县政府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民脱贫致富
8月中旬的一个黄昏,临武县武水镇李家村临武鸭养殖基地,5万多羽鸭子在青山绿水间“嘎嘎”直叫。养鸭户李永端惬意地在水库旁散步,只等天黑后将鸭子赶回鸭棚。谁能想得到,眼前这位养鸭致富能手,几年前还在为每年喂养的500羽灰麻鸭愁销路。“自己养、自己卖,累个半死,有时一年到头还亏损上万元,收入仅能解决温饱。”回想起当年的境遇,李永端仍唏嘘不已。 2008年,他与当地龙头企业舜华鸭业公司合作,转为养殖临武鸭,首批养殖2000只,由公司负责技术指导、销售等,当年便获纯利润上万元。尝到甜头后,李永端提高了养鸭积极性,承包了一处山塘,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去年共养鸭5万多只,获纯利润20多万元。 “养鸭难、卖鸭难”状况的转变,归功于临武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依托农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带动群众致富的发展战略。 近年来,该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用现代工业经营理念,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和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的切入点来抓,积极布局谋篇。 按照基地规模化、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的要求,该县充分发挥各地自然资源和地域优势,围绕舜华鸭业、舜溪香芋、优质水果等农业产业,强化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成十字铺、黄皮山、贝溪等53个种养专业村,水门塘、双溪、武源等236个上规模种养基地,并以点带片,扩大开发,逐步形成武水河、人民河、东山河沿岸的临武鸭养殖带,南强、同益、舜峰等地的优质水果带等,为临武鸭、乌梅、红心桃、南丰蜜橘、大冲辣椒和香芋等农产品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在此基础上,县委、县政府重点扶持了舜华鸭业、临武正邦、小徐瓜瓜、舜湘牛业、林富油茶、舜溪香芋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并构建了“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了企业增效、合作社壮大、农民增收的“三赢”局面,为产业精准扶贫积累了成功经验。 “只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才能使农业企业成为精准扶贫的主力军。”全国人大代表、舜华鸭业公司董事长胡建文感慨。18年前,临武鸭只不过是一个濒临灭绝的特色鸭品种。但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该县对原濒临破产的鸭业公司实行资产重组,重新成立了舜华鸭业股份公司,继续担当临武鸭产业化的重任。经过多年的摸索发展,目前,舜华鸭业已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构建了从养殖到加工再到商贸的一体化产业链条,形成了一个近10亿元的产业, 今年上半年更是上缴税收2036万元,同比增加300多万元,一跃成为全县纳税首户。围绕临武鸭产业,目前全县已有2000多户养鸭户、1000多户辣椒种植户、600多户生姜和茶油种植户,同时还有公司员工2000多人,极大解决了当地群众就业创业,为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舜华鸭业公司由此也被省委领导誉为“一个典型的扶贫企业”。 胡建文算了笔账:公司员工平均每月收入4000多元,1户家庭只要1人在公司上班,全家便可实现脱贫。而那些养鸭户、种植户由于农产品由公司包销,因此年收入更是少则上万元,多则数十万元。“因此,只要农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在精准扶贫中便可大有作为。”他说。 目前,临武县由舜华鸭业公司带动的1100万只羽临武鸭,由鸿源果业公司等带动的10万亩水果,由临武正邦养殖场等带动的10万头生猪,由舜湘牛业、舜美牛业等公司带动的2万头黄牛,由林富油茶、大富油茶等公司带动的6万亩油茶,由小徐瓜瓜、舜溪香芋等公司带动的8万亩蔬菜等,共带动农户5.6万户,组建临武鸭、生猪、黄牛、水果、蔬菜、油茶等专业合作社465家,成员1.67万人,全县近55%的农户参与合作化生产经营。 2015年,该县实现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产值32.54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农产品加工税收3711万元,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增加值对GDP贡献率为61%。同时,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共带动全县劳动就业人数5.1万人,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对新增城乡就业的贡献率超过40%,产业贡献新增就业人员增长速度为5.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05元, 比上年增长14.5%。 县农业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县将大力引进、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加快培育一批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全面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