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在“十二连增”的情况下,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等的人均占有量排在了世界前列。虽然取得了如此不菲的成绩,但就目前的农业整体状况而言,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比如对化肥农药的滥用、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土壤肥力的过度消耗,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食品安全问题明显凸显;粗放型经营,使农业的竞争力不强,出现农业增产、进口增加与库存增量的“三量齐增”现象,导致越来越多低端农产品的滞销。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和运用智能设备、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大力发展智慧农业。通过生产领域的智能化,促进农业信息化不断升级和改造,为实现绿色、高效、精细的大农业提供有力保障。
智慧农业破低端农产品滞销难题
实现农业绿色化推动资源永续利用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集保护生态、发展农业生产为一体的农业生产模式,就是要通过对农业的精细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农药精准科学施用、农业节水灌溉,以期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好绿水青山,又能实现产品绿色、安全优质。同时借助互联网及二维码等现代技术,建立全程互联共享、可追溯到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监管体系,以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绿色与安全”。 河南省鹤壁市采取星陆双击遥感系统就是很好的范例。他们利用天空卫星遥感和农田中的各种传感器相结合,天上地下相互配合,使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监测数据相互对照准确无误,可监测空气温度和湿度、土壤温度和水分、太阳光合有效辐射、叶面积指数等农田环境参数。该市村民唐全合,是鹤壁市种粮大户,也是在全国第一个使用“星陆双基系统”种粮的农民,他每年种出来的粮食,足够10万人吃一年。据了解,该市已布控71个监测点,实现了由该市覆盖所有县区、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园等区域;雨情监测可以实时监测全市雨量及其分布,土壤墒情监测状况等。 同样,在黑龙江八859农场的智能化育秧大棚控制室里,该农场种粮大户李树权,用手机打开育秧棚监控系统,与电脑同步的温度、湿度、气压等数据就立刻呈现出来。工作人员点击鼠标,灌溉、通风,都在点一点鼠标之间完成。数公里之外的棚内相关数据便实时显示在电脑屏幕上,形成一张张动态曲线图。 实现产能结构升级把人工转向智能化 智慧化农业就是在种植、养殖生产作业环节,摆脱人力依赖。根据自然生态条件改进农业生产工艺,进行农产品差异化生产;构建集环境生理监控、作物模型分析和精准调节为一体的农业生产自动化系统和平台。在食品安全环节,构建农产品溯源系统,将农产品生产、加工等过程的各种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并存储,并能通过食品识别号,在网络上对农产品进行查询认证,追溯全程信息。在生产管理环节上,特别是一些农垦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型农场等单位,智能设施与互联网广泛应用于农业测土配方、茬口作业计划以及农场生产资料管理等生产计划系统,能够大大提高耕作效能。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