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举行的第四次全省农业科技大会强调,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放眼浙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现代科技的发展,正让“三农”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崭新姿态。
智慧农业:指尖操作替代“面朝黄土背朝天”
那是物联网发展带来的颠覆性影响:传感技术、卫星定位和智能化管理等一系列科技手段的推广运用,让农民得以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与经验式操作,农业生产朝着更加轻松、科学和高效的方向推进;那也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自我革新:垂直农业、城市农业、现代农业模式,让农作物开始冲破空间与环境的限制,在摩天大楼、滩涂荒漠等意想不到的地方自由生长。 即便离真正实现还有一定时日,但省农科院数字农业研究所负责人徐志福,已憧憬起这样一幅图景—— 田地间,一套套全球定位系统与传感装置、智能机械相互配合,将原本需要人工操作的一切农事活动全权代劳。农民只要坐在办公室敲敲键盘、点点鼠标,或者带上手机或平板电脑,就能轻松地完成从耕种、喷灌、采摘到病虫害防治的农业生产全过程。 “当智慧农业达到最高形态时,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耕场面将不复存在,农业劳动生产力将得到极大提升。”这位酷爱计算机编程的农业专家说,在背后发挥作用的,则是一整套集大数据分析应用、智慧模型驱动、物联网、精细化、信息化、自动化于一体的智能管控系统。 目前,它的初级形态——一套集农业环境实时监测、远程视频、设施远程自动控制于一体的物联网产品,经徐志福多年研发后,已在全省各地的30多个示范基地安装使用,全省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34万亩,并在新疆、青海等地被广泛使用。 神奇的物联网,究竟会怎样改写当下的农业生产? 大数据 洞悉田野的秘密 初入小暑,今年第一号台风“尼伯特”登陆在即,王宅镇四八店村层云密布,狂风大作。 与一些忙着拆除大棚薄膜的农民不同,41岁的桑合水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潘勋剑,坐在种植基地边上的一间小砖房内,从容打开笔记本电脑中的远程监控系统,往“风速”一栏中输入“8级”二字,便轻松完成了防台的基础工作。 “输入这个指令后,一旦室外风速达到8级,计算机会立即命令大棚外的3套高空喷灌设备迅速向棚顶喷水,薄膜遇水后重量增加,从而让大棚自身的防风能力得以加强。”潘勋剑说,由于我县地处浙中,通常不会受到台风正面袭击,加之这套系统的防风应变能力屡试不爽,因此每年台风季他都高枕无忧,不用早早开始采取预防措施。 在农业发达的我县,潘勋剑的水果基地看起来平凡无奇:它面积不大,总共才50多亩;品种也不够丰富,常年只种植无花果和桑椹两种水果。然而,作为省农科院数字农业的科研基地之一,这里是全省最早一批运用物联网产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完成自动灌溉、施肥、防雪、防风等多个农业生产环节。 2011年,在广东及温州两地打工多年的潘勋剑,返回老家创业,种植无花果等精品水果。经县相关部门牵线搭桥,长期从事网络工程与楼宇自动化技术的他,与刚开始推广农业物联网产品的徐志福一拍即合,决定在基地里展开一场数字革命。 “革命”的最大奥秘,藏在基地边那间约5平方米的简陋小砖房内。不同于普通农户设在田边的休息房,这里不仅有桌椅和茶水,更有一台嗡嗡作响的大型计算机处理系统,以及一套体积相对较小的备用装置,其上各类管线与操作按钮密布,红绿色的信号灯不停闪烁,俨然是一间专业的计算机房。 “如果将物联网比作人体,那么这个房间里的东西就相当于人的大脑,而我们在田间地头安装的温湿度、风速等各类传感器以及各种机械装置,则类似人的肢体及神经、感官系统,会根据事先设定的各项计算机指令,依据天气条件及环境因素作出不同反应。”潘勋剑说。 在他带领下,我们在散发着无花果独特香味的田地里,寻找这些低调的“感觉器官”:风速传感器如同一只小小的风车,屹立于田头,随时捕捉风速与风向变化;温度传感器类似一只微型探头,通过一根根电线传递土地的温度;而实时监控摄像头,就是一只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密切观察着叶片及果实的生长变化……潘勋剑说,正因为有了它们,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各种数据信息被及时掌握,曾经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也因此变得更加安全、可控。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