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文昌市东路镇的航天育种研发中心里,长势喜人的“太空蔬菜”遍布温室,一包包经过精心选育的航天种子也在打包准备送到农户手中。从航天科技到无人机再到自动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看似“高大上”的科学技术正被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
智能技术进农家 农民种地“高大上”
航天科技进入百姓家
“作为文昌航天发射场的配套项目之一,海南航天工程育种研发中心自2012年建成后,就一直在做经过神舟飞船搭载、在太空环境下育种后回到地面的种子培育,如今经过我们实验室进行筛选的粮食瓜果花卉共有170多种。”海南航天工程育种研发中心副主任周天宇笑着说,包括番茄、辣椒、南瓜等瓜果和蝴蝶兰等花卉的13种种子表现良好,已经适合推广种植。据了解,早在2013年6月发射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上,就搭载了研发中心技术人员精挑细选的12种作物。“育种的时间可长可短,但至少也需数年时间,这样的工作马虎不得,新的品种一旦获准进入市场,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推广。”周天宇说,目前在海南推广开的航天作物包括青椒、西红柿、南瓜等,普通民众已经能从超市里买到航天种子种出的果实。周天宇说,通过航天育种以及嫁接技术,在研发中心大棚内培育出一批种苗,农户可以直接向我们购买幼苗栽种,加强防雨措施后,20天即可收获。而周天宇所说的并非只是计划,而是已经开始实践的“航天蔬菜工程”,航天育种研发中心已经陆续将叶菜种苗等品种出售给海口、文昌等市县的菜农种植,反响良好。包括叶菜种苗、“冬种”圣女果苗在内,已有许多订单纷至沓来。“目前我们推广进入市场的,都是已经在北方试验育种多年的优良品种,生长周期短,抗病性强。”周天宇说,如今在超市里购买的蔬菜瓜果,说不定就是来自外太空的馈赠了。
瓜果蔬菜种上“摩天轮”
机械化的“生产车间”、甚少见到“农民”、工业化的外观,很少有人能够一眼认出这是一个农业生产基地。但在海南润达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宝尤看来,这正是现代化农业的魅力。总规划面积达5231亩的陵水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也正用这样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瓜果蔬菜种在两人高的“摩天轮”上,浇水施肥全由电脑自动控制,在润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温室大棚里的农作物几乎都不长在土地上,立体化的种植让人啧啧称奇。“既然是‘摩天轮’,那它就在不断的运动中,通过肉眼不易发现的速度,让所有作物都能到顶层接受光合作用。”李宝尤说,不仅用垂直种植方式替代传统的种植方式,浇水、耕地、施肥等工序也全部被经科学配比的自动水肥系统取代,瓜果的藤蔓顺着细绳向天空攀爬,形成了一片“作物森林”。“示范基地全部使用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并引进国际领先的农业技术。”李宝尤说,除垂直旋转耕种系统外,还有绿色黄瓜无土栽培系统、高产叶菜育苗及生产示范车间等,充分展现现代农业种植技术。据了解,作为省重点项目的陵水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于2013年6月正式启动建设,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如今已是省内最大的绿萝生产、加工基地。“发展现代农业,就少不了科技支撑。”李宝尤说,示范基地目前已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海南大学、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并积极引进新加坡、荷兰、以色列的先进农业企业先后入驻基地。
无人机翱翔在田野
日前,伴随着天空上一阵旋翼的转动声,三亚市海棠区北山田洋500亩绿色防控示范区上空,一架农用无人直升机在工作人员的遥控下,随着螺旋桨的飞速旋转,这架无人直升机平稳上升,在空中来回穿梭喷洒农药。无人机这种又快又省农药的喷洒农药方式,博得正在田间作业农民们的一片赞叹。这是三亚市农机局推广的新型无人植保机,用航空材料碳钢制成的,造价12万元,一次就可装载12斤农药,飞行12分钟。“目前农村主要使用手动背负式喷雾器承担防治病虫害的任务,平均一人一天最多喷洒15亩到20亩。”三亚市海棠区农林局有关负责人说,而一架无人机如果由2人操作,每天可喷洒400亩农药。且不仅采用喷雾喷洒方式,还能节约50%的农药量和90%的用水量,大大节约了成本。“别看无人机小,干起活来可相当厉害,1小时能喷洒30亩农药。相比人工喷洒农药,无人机喷洒可直接洒入农作物根部。”一位农户告诉记者,无人机喷洒农药不受地势限制,田间、山上均可喷洒。而且还能根据需要进行施肥、播种、辅助授粉等多项作业。而临高、乐东、文昌等市县也已相继开展了无人机授粉、喷洒农药的尝试。“由无人机作业、辅助授粉,相比我们自己来做好多了,省时间还安全。”在乐东黎族自治县九所镇新丰田洋,一位村民说,以往由人工作业,一人一天可以进行10亩左右,而无人机平均每小时作业量可达30亩以上。在去年底的第18届冬交会上,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器械都趁机亮相,为广大农户提供越来越便利的农耕方式。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