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资讯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农机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各地农机
农机购 农机资讯

   机插秧,还需打通哪些“梗阻”?   &nbs

07-06
字体大小: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全国十佳农民——江西省丰城市农民雷应国今年有点尴尬,本想在机插秧上大干一场,却面临成本难题,他对此忧心忡忡:“机插秧人力成本太高,机手约为200元/天,两名搬运秧盘的劳动力约为120元/天,油费另算,还要请大量临时工,加之育秧繁琐,一笔账算下来,收益下降很多。”为此,他创立的佳禾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插秧面积从去年的8000亩缩减为今年的4000亩。机插秧是水稻全程机械化中的薄弱和关键环节,面临难题,我们不禁要问——

故事

老罗的机插秧烦恼

金色的阳光映照秧田,一阵清风吹过,整齐碧绿的秧苗随风舞动。随意坐在秧田前,看着今年春天亲手机插的秧苗,江西省上高县锦江镇荣尧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罗荣华油然产生自豪感,但拿起手机,按下计算器,他又心头一紧:这机插秧真有赚头吗?

前年,老罗底气很足,他购买的插秧机国家每台补贴5万,他一下购进好几台,靠着良好的服务口碑,收益不错。但去年随着国家降低补贴额度,补贴减少到3万,今年又降到2.7万,让他犯了难:按照我们合作社目前发展趋势,至少还应添加20台插秧机,但国家补贴逐年减少,育插秧作业成本等又上升明显,这机插秧的收益还真难保证。

还有一点让老罗担忧的是,机插秧的累加成本会给农民造成负担,进而影响机插秧技术推广。从育秧到插秧,各个环节成本不菲,加上插秧机价格高昂,这些成本可能最终都要“转嫁”到农户头上。

老罗还说,有的插秧机品牌价格低廉,吸引农民购买,但是往往质量上存在缺陷,容易出故障。有的插秧机品牌则是售后服务跟不上,今年销售几台,明年就不销售了,购机者出现机械故障连维修工都找不到。

探因

丰城市机插秧缘何不增反降?

水稻是江西省丰城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但经过多年机插推广,水平却难提升,陷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前几年丰城市机插率一度达到了11%,但现在回落到5%-7%,机插推广不增反降,原因何在?

补贴政策的变化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2012年后,水稻机插的推广力度明显下滑,尤其在补贴方面,现在的手扶四行插秧机补贴2000多元,高速六行机也只补贴2.7万元,无形中农户需要承担更多的资金压力,而且以前补贴1-5元的秧盘也在近些年取消了,用户购买一万张秧盘便要多掏出几万元。

当地机插秧推广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亩水稻可获利500元来计算,购买插秧机和秧盘的十余万费用需要近200亩水稻一年的盈利来冲抵。如果不是大规模机插秧作业,机插的综合成本远高于直播和抛秧技术。”截至目前,丰城市仅办理插秧机业务6台,去年同期为11台,前年同期为23台,下降幅度明显。早稻机插面积7.1万亩,比上年下降1.5万亩。

另据了解,丰城市中稻机插产量能达到亩产1200斤以上,抛秧的产量也有千余斤,并没有与机插秧水稻的产量有着巨大的差距,尽管直播和抛秧在用种量上是机插用种量的两三倍甚至更多,但种子的高密度保证了秧苗的成活率,而且人工成本更低,农户更喜欢这种简单便捷容易操作的耕作模式。

破解

江西直击痛点“下药”

丰城市水稻机插水平不升反降,折射的是水稻主产区推广机插秧的难题。如何直面问题,考验着农机部门的应对能力和责任心。

所幸的是,江西省群策群力,直击痛点,迎难而上。江西省农机局副局长陶其辉说:“我们将加强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充分发挥合作社、种粮大户等示范带动效应,以老带新,增点扩面,提高早稻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技术应用水平,为完成全年机插水平达到26%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江西省农机局将提升机插秧水平作为全省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目标:“推广机插秧不能有畏难情绪,也不必追求一蹴而就、一战成名,而应当步步为营、逐项推进。我们要主动作为,突出重点,落实措施,从机插秧这个最大瓶颈寻求突破,从降成本、补短板方面精准切入,努力提升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发展。”

陶其辉强调,推广机插秧,合作社不能打“退堂鼓”,农机部门要解决合作社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积极培育扶持农机合作社发展,不断突破水稻全程机械化瓶颈。

典型

安徽祭出机插秧利器

安徽是全国粮食生产大省,其水稻年产量在1400万吨左右,占全省粮食作物总产的40%。截至2015年底,安徽省水稻种植机械化率达到42.77%,其中机插秧率为35.87%。目前,全省多部门正通力合作,力求克服机插难题,到“十三五”末基本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综合效益低?给政策,给资金!

安徽省农机局科教处处长赵渊分析:“农民开展机插秧投入大,收益慢,一台水稻收割机1年半到2年就可以收回成本,而插秧机需要3到5年。育秧工厂一次性投入在60万元以上,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从2012年开始,安徽省利用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对育秧工厂建设进行补助,4年全省共补助育秧工厂1182座,补助资金约2.67亿元。2015年起对插秧机敞开补贴,一年内全省共补贴插秧机2442台,秧盘播种成套设备561台。

基础设施差?修水利,抓治理!

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是机插秧的一大硬性制约。安徽省水稻生产的大部分区域均受此制约,尤其是江淮丘陵和沿江地区,田块小而分散、水利条件差、机耕路不配套。

“水稻机插秧对水利设施的要求很高,比如机插初期要薄水勤灌,但我们很多地方农田条件达不到这个标准。”赵渊表示,为改变这一状况,全省特别提出加强稻田整体规划和流域综合治理,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并将农田道路建设纳入基本建设规划,加强农田机耕道路建设,以满足农机通行条件。

技术要求高?勤指导,立标准!

提起机插秧的技术难题,凤台县水稻育插秧技术专家高尚勤表示:“刚开始推广的时候,问题可多了。2004年我们开始向外省学习,看大量技术书籍,结果实际操作中还是出现死秧、烂秧,一直试验了3年,直到2007年技术才逐渐成熟。2013年,为了消灭空白乡村,实现机插全覆盖,我们县制定了育插秧技术规程,统一了技术模式,目前技术已经不是问题。”

为更好促进机艺融合,安徽建立了全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实施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包括省农委、财政厅、水利厅、农机局、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等部门。2015年,安徽省出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南》,其中对工厂化育秧技术、水稻插秧机械化技术要点进行详细说明。

单打独斗难?专业化,规模化!

“工厂化育秧,商品化供秧,社会化服务。”赵渊用这三组词总结机插秧的发展。他多年从事水稻机插秧推广的经验显示,机插秧要规模化发展才有出路。他举例说,比如跨区作业,由于涉及到育秧,难度就比小麦跨区大得多,所以水稻机插跨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都比较高。

截至2015年底,安徽省水稻机插秧专业合作服务组织达401个,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承包作业,基本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为主体、以社会化服务为手段的运作机制,有力促进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发展。

取经

江苏打造机插秧样板

新一轮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发轫在江苏,示范推广在江苏,大面积推进在江苏。经过近20年的持续努力,江苏省水稻机插秧水平已经稳定在70%以上的高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

补贴+贴息——多样化扶持引领机插发展

江苏在推广初期加大插秧机补贴力度,允许基层采取累加补贴措施。到了大面积推广阶段,又适时调整补贴政策,对手扶式插秧机逐步退出补贴范围,按照农业部规定的补贴上限,加大对乘座式插秧机的补贴力度,引导农民购置“高大上”装备。

2015年,全省新增乘坐式插秧机占比首次突破50%,达到57%,乘坐式插秧机保有量达到25000台,育秧流水线保有量约2800条,促进了全省插秧机装备结构的优化升级。

据全国产粮大市——兴化市农机局陈茂贵局长介绍,兴化市以规模育秧为重点,对育秧面积在5亩以上的给予财政补贴,对购买插秧机、育秧设备进行贴息贷款。据了解,江苏省大部分市县都结合实际,出台配套政策,对推广水稻机插秧进行扶持。

共生模式育秧——新技术层出不穷

正值小麦扬花时节,空气里弥漫着淡淡地麦草香味,在张家港市塘桥镇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记者穿行在千亩麦田间。按说应该准备好空地进行育秧,记者却没有发现这块用地。

示范园负责人陈维良打消了记者的疑虑:“再有几天,前面大棚一排排种植整齐的葡萄架下,都是成片排放的硬质秧盘,届时,水稻育秧生产流水线就在旁边,进行水稻工厂化育秧生产,这种有效利用葡萄大棚的设施及土地资源,进行工厂化育秧的模式,不仅可以培育出高质量的水稻秧苗,更大大缩短了育秧周期,夯实了水稻机插秧丰产基础。”

采用基质育秧后,不需要施用任何肥料,在有效提高秧苗质量的前提下可大大减少育秧成本。像这样的技术创新,与水稻机插秧示范推广相生相伴。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总结完善,江苏省已形成了一套科学、适用的机插稻生产技术体系。

合作社挑重担——机插主力军抢市场

2015年,江苏省5400多个农机合作社中,从事机插秧作业服务的农机合作社超过了80%,全年70%的新增插秧机为合作社购买,全省机插面积的60%以上由农机合作组织完成,90%以上的机插秧合作社实现商品化育秧和供秧,农机合作社已成为推进机插秧发展的主力军。

溧阳海清合作社王海清告诉记者,合作社已成立了育秧和供秧实体,实行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育秧物资、统一播种作业、统一秧田管理、统一秧苗供应,有效解决了过去“家家育秧、户户管理、难以育好秧、育壮秧”的问题,降低了育秧成本,提高了育秧效率。

培训“土专家”——机插技术不再陌生

水稻机插秧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基层机手究竟掌握如何,记者带着疑问来到洪泽县祥发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梁加祥谈起机插秧技术也是如数家珍,“不漂不倒、越浅越好”“高处见墩、低处有水、作业不起浪”,这些通俗易懂的技术要点信手拈来。

梁加祥告诉记者,水稻机插秧技术全过程涉及育秧、机收、切碎(断)、匀抛、旋埋、机插、灌水等多个关键环节,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影响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成败,也直接影响后续水稻产量。为此,江苏省将水稻机插秧技术培训纳入农机人才培训的重要内容,层层组织机插秧及其配套技术培训。

据统计,江苏省每年培训农机技能人才20多万人次,其中插秧机操作、维修技术培训超过1万人次。

观察

牵住育秧“牛鼻子”

俗话说“秧好一半禾”,育好秧是机插秧技术推广的第一关,秧田选种、晒种消毒、浸种催芽、播种管护等各个环节都是技术活儿。牵住育秧这个“牛鼻子”,推广机插秧就抓住了关键。

目前,各省份都加大力度扶持水稻育秧环节。湖北省政府出台了《湖北省水稻集中育秧实施方案(2013—2017年)》。计划到2017年,全省水稻主产县市建成以“大型工厂化育秧基地为示范,中型工厂化育秧基地为骨干,小棚集中育秧基地为基础”的集中育秧供秧体系,建成大型集中育秧基地100个、中型集中育秧基地1000个、小棚集中育秧基地3000个。省财政每年安排6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方式支持集中育秧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培育出适合机插的毯状秧苗,湖南省创新提出了“为机育秧”工作理念,研究制定了《水稻机械化育秧、插秧技术规范》和《机插秧育秧软盘、硬盘》两个地方标准,并总结提炼沅江农机大户夏根固运用麻地膜培育机插秧的经验,推出了“夏根固育秧法”。在此基础上,湖南省大规模培训育秧技术员,三年共培训8000多人次,打造出了一支精于“为机育秧”的技术队伍。

江苏省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总结完善,已形成了一套科学、适用的机插稻生产技术体系。无纺布覆盖育秧、基质育秧、杂交稻机插技术、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机插秧技术等新技术进一步完善,集成应用面积不断扩大,成为江苏省水稻机插秧推广的坚实基础。

插秧的关键是育秧,需要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水稻专家表示,农机农艺要互相融合,共同做好育秧技术的培训,形成推进水稻机插秧的合力。农机人员要与农艺人员共同做好水稻育插秧技术推广方案的制定、品种的选择、技术培训和指导、对比试验和数据收集等工作,形成农机农艺相适应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加快推动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声音

湖南省农机局局长王罗方:

双季稻机插率不高,瓶颈在于三个卡口:一是育不出适合机械栽插的秧苗;二是没有足够多合用的插秧机器;三是农民对水稻机插技术及其增产效果不了解,造成兴趣不浓,信心不足。为此,湖南省农机局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三项措施:“主攻为机育秧”、“力推大户购机”和“层层办点示范”。通过这些措施,机械化育插秧环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带动全省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湖北省农机局副局长皮少成:

湖北全省基本实现了山区县(市)消除机插秧空白乡镇,丘陵平原县(市)消除了机插秧空白村。不少乡镇机插面积达到千亩连片、万亩连片,出现了整村推进、整乡推进。湖北省机插秧水平为37.4%,位居全国前列。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机插秧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农机部门的同志有畏难情绪,工作主动性不够,重补贴轻推广,重数量轻培训,忽视了技术培训跟进。还有的农机部门不善于借助农艺专家力量,仍然在孤军作战,遇到农艺上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

农机购官方微信二维码

相关报道

蓄势迸发,共创辉煌——爱科中国2022年经销商大会成功召开 蓄势迸发,共创辉煌——爱科中国2022年经销商大会成功召开

2022年1月9日,以“蓄势•迸发”为主题的爱科中国2022年经销商大会在上海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媒体以及中国区领导层、商务团队等共计百余人参加了此次大会。

[详情]
中联重科农牧业废弃物利用解决方案精彩亮相安徽“秸博会” 中联重科农牧业废弃物利用解决方案精彩亮相安徽“秸博会”

近日,2021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在合肥隆重举行。本届展会以“资源化利用 产业化发展”为主题,中联重科携多款秸秆打捆机、有机肥发酵生产设备精彩亮相,全面展示畜禽养殖、农业秸杆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体解决方案。

[详情]
赛场强机 | 麦赛福格森“全球系列”拖拉机 赛场强机 | 麦赛福格森“全球系列”拖拉机

麦赛福格森“全球系列”是一款真正全球同步的中马力拖拉机。在整合了爱科集团内众多中马力拖拉机平台资源的基础上开发了全球系列平台,由法国、中国及巴西设计中心共同研发,制造工厂分布在中国、法国、芬兰、巴西等众多国家。

[详情]
【麦向幸福】孙洪富:坚守在黑土地里的“老农机人” 【麦向幸福】孙洪富:坚守在黑土地里的“老农机人”

曾经的“北大荒”到如今的“大粮仓”,如此巨变离不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推进。讷河市同心乡凯迪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孙洪富理事长是一位地道的黑土地上的农机人。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目前经营土地1.87万亩。

[详情]
农艺小课堂:如何平衡牧草的质量与产量 农艺小课堂:如何平衡牧草的质量与产量

平衡牧草质量和产量希恩是一家拥有2900头奶牛的奶牛场主理人,他的奶牛场位于美国华盛顿州。希恩还与他的家人共同经营着J&K奶制品公司。除了监督每天三次挤奶之外,希恩和他们的员工还管理着6000亩的灌溉农田,这些农田轮流种植紫花苜蓿和玉米。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