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工业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提供技术装备保障,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与前提,自2004年国家开始实施农机补贴以来,我国农机行业迎来十年黄金发展期,但自2014年开始,这一黄金时代结束。
黄金时代后农机行业进入平稳发展期
2015年,在世界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国农机工业运行平稳,行业增长进入中高速“新常态”,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机具、零部件等是农机工业的主力军。
实现平稳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快报数字,2015年1~12月,2422家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523.60亿元,同比增长7.32%;利润总额为259.76亿元,同比增长9.16%。其中拖拉机主营业务收入704.78亿元,同比增长5.63%,拖拉机行业利润28.24亿元,同比增长8.49%。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制造主营业务收入1341.56亿元,同比增长7.53%,利润77.23亿元,同比增长20.67%。
1~12月农机行业销售费用同比增长7.72%,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73%,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为1609.18亿元,同比增长9.31%。拖拉机、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制造(含联合收割机、农机具等)以及零部件占农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60.62%,显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机具、零部件等是农机工业的主力军。
多元化企业体制已形成。我国农机制造业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均是国有或集体所有制。改革开放后,企业改制和对外合资合作方面取得较快的进展,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加,其资产和销售收入占行业总的比重逐年提高。初步形成了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组成的多元企业结构。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占全行业的86%,这一数字在“十二五”期间有较大提高,民营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的75.82%,完成利润总额占全行业的87.42%,利润总额增长为7.31%,大大高于国有和三资企业,民营所有制是农机工业的中流砥柱。
大型企业逐步形成,引领行业发展。据调研分析,大型企业数量只占到全行业的1.65%,但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为1007.85亿元,占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22.28%;中型企业数量占全行业的9.45%,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16.54亿元,占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20.26%;小型企业数量占全行业的88.9%,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599.22亿元,占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57.46%。我国农业装备工业以中小型为主,但要增强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的升级,必须要有具有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强的大企业引领行业的发展。
产业集群效应凸现。区位优势和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现,主产区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和河北等。由于五省的地位优势独特、政策支持力度较大、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入活跃、产业基础雄厚、配套能力强,规模迅速扩张,产业链愈加完整,集群效应得到发挥。2015年,这五省规模以上企业占全行业的53.47%,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的61.60%,突出的是山东省和河南省,其农机规模企业数占全国的30.18%,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的42.79%,约占全国的半壁江山。
产品有增有减
据统计,1~12月,大型拖拉机完成产量为7.73万台,同比增长33.01%;中型拖拉机完成61.08万台,同比增长7.56%;小型拖拉机完成140.27万台,同比增长-15.29%。收获机械完成同比增长-3.97%,饲料机械同比增长-12.34%。
根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对拖拉机行业18家重点骨干企业统计,100马力以上拖拉机产销两旺。而协会对联合收割机行业23家重点骨干企业的统计表明,喂入量6公斤/秒谷物收割机、4行以上玉米收割机、喂入量4公斤/秒以上的水稻联合收割机产销增长幅度较大。从总体看,拖拉机市场运行特点如下:
首先,受惠农政策的拉动,大拖需求进一步增长,促进了拖拉机产品的升级。中拖受部分省市取消或限制补贴的影响,需求向大拖转移。2015年,为使我国粮食产量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国家实施了土地整治,增加深松土地2亿亩。各省市加大深松、深耕补贴,全年安排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资金共234亿元,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倾斜。与此同时,中央财政安排8亿元资金,鼓励和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民全面推广秸秆还田、地力培肥、绿肥种植。在东北四省区开展黑土地保护试点工作,促进粮食和农业持续稳定发展。2015年在17个省市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与农机购置补贴同步实施。拖拉机根据马力段的不同补贴额从500元到11000元不等。
其次是用户需求不断变化。一是随着传统耕作方式向深松、深耕转变,用户对大轮拖的需求由两驱产品向四驱产品升级提速,四驱产品需求向120马力以上大马力升级,大马力将会向200马力以上重型拖拉机需求进一步升级。四驱产品的销售区域,从东北、西北等传统的主销市场,向冬麦区市场快速扩展。二是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加速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用户需求升级,对带驾驶室、带空调的拖拉机需求增长,舒适、高效、节能的动力换档产品逐渐受到用户的青睐。
再其次是生产企业提质增效。生产企业在年初纷纷出台促销政策,拉动大中拖市场销量,并且更加注重经营质量,加强风险管控,加快资金回收,控制应收,鼓励现款现货,经营质量得以提高。
最后是用户主体发生变化。在国家政策倾斜扶持的促进作用下,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模式;在产品保有量巨大、收益下滑的市场条件下,个体用户抗风险能力、盈利能力逐步趋弱;用户资源的整合,使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的消费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洪暹国)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