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名为“我在黑龙江有亩田”的众筹项目刷爆了朋友圈,这个主打“绿色”“有机”和“健康”牌的公益性网络营销活动受到广泛关注,订单踊跃,黑龙江粮食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好粮好价。
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重农惠农强农的政策引导扶持下,黑龙江举全省之力为农业强筋壮骨,紧紧抓住“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试点的战略机遇,瞄准产能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牢牢抓住水利、农机、科技、生态四条主线,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合作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和社会化服务,奋力打造上规模高标准、科技化高效益的现代化大农业。通过深入实施“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发展战略,努力建设让国人放心满意的绿色“大厨房”。
2015年,全省农业总产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达到5044.9亿元,农业增加值实现2687.8亿元,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2.7%增加到17.5%,农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全省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1.1万元大关,达到11095元,比2010年增加4884.3元,年均增长12.3%。
现代农业为黑龙江农产品打造了一身真功夫,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全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黑龙江的优质农产品已经有了自己的价格形成机制。“我在黑龙江有亩田”众筹项目中大米、小米的最高价格达到了60元一斤,这个价格是农民以前不敢想的。
黑龙江省政府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明确为,大力推动既有国内总需求增长空间,又有黑龙江省鲜明供给优势的绿色生态农业。全省规模化展销、精准化推介“互联网+营销”等成为重要手段,订单农业、私人定制、专家助力、与快递公司合作等模式为新型经营主体广泛应用。今年全省专门针对电商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典型带动农产品直接对接市场,实现好粮好价。目前,已精选调整高标准示范基地1169个,落实面积254万亩。其中绿色食品基地870个,面积208万亩;有机食品基地281个,面积44万亩;按欧盟标准有机种植基地18个,面积1.5万亩。
各地还着眼市场,充分利用稻田、大田的土地资源,发展出蟹稻共生、鸭稻共生、大鹅玉米同养等生态种养模式。通过种养结合、互利互促的生态种养模式,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量,减轻农业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土地肥力,消灭田间杂草和虫害,促进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提升,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节省饲料和养殖成本,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产品在市场上得到消费者追捧,卖出了好价钱。
发挥良好的农业生态优势,加强生态保护,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使黑龙江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有机食品大省。去年,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7309万亩,实物总量3750万吨,均占全国1/5,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有效使用“三品一标”标志的产品1.1万个,占全国的1/9,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7%,继续保持全国绿色食品生产第一大省地位。全省绿色食品销往全国各地,远销欧、美、日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去年绿色(有机)食品省外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全省已有600家企业从事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经营,去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94亿元,绿色食品加工已经成为黑龙江第二大产业。
今年以来,黑龙江积极应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玉米收储制度调整,加快种植业调结构、转方式步伐,促进农业由注重数量增长向坚持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打造安全优质高效绿色农业。按照“调减玉米、稳定水稻、增加大豆杂粮、扩大草蓿果蔬”的种植结构调整总体思路,积极构建粮经饲结构合理、种养加一体发展格局。发挥生态优势,顺应绿色、生态、健康的主流消费趋势,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全面开展农业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三减”行动,减少农业化学品投入,实现节本提质增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今年全省共落实农业“三减”示范基地1711个,面积1046.7万亩。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