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未来如何种地?怎样种地?已成为今后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为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我省近年来通过典型引路、重点扶持、以点带面等多种措施,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进程,加快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推动了农业机械的共同利用。由于土地流转和农机化耕作,大量劳动力从土地解放出来,发展养殖和劳务输出,形成了合作社多元化服务、群众多渠道受益、多类型增收的格局。但是,我省农机专业合作社还存在发展起步晚、数量少、规模小,地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发展还不够规范等问题,必须妥善加以解决。
谈及解决之道,应当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持续增加总量。截至2015年,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已达到954家,尽管取得了增速全国第二的好成绩,但与沿海及中东部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又由于受地理条件和地域经济条件的影响,地方政府扶持力度有限,农机合作社普遍规模小,经济实力薄弱,经营效益不高。因此,持续增加总量是我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几年,我省应当继续贯彻落实《甘肃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方案(2015-2020)》,通过政府补贴、信贷支撑、多元投入、带机入股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升我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水平和经营能力,着力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市场主体及经营规模,推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发展。
二是持续提升能力效益。我省地域之间发展不平衡,自然条件、经济条件较好、地方政府扶持力度大的地区发展相对较快,如河西五市、庆阳、平凉、兰州、白银、定西等市,其他市州发展相对缓慢。不仅如此,由于资金、场地和经营能力等因素影响,农机专业合作社多以机械入股为主,机械设备单一,普遍规模小,仅限于耕种机具,农产品加工、养殖业、设施农业机械偏少,服务领域局限于传统的耕播收作业方面,导致经营效益低。未来几年,应尽快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向多元化经营、多样化服务方向发展,使之具备从选籽种、深松、播种、挖掘、销售一条龙全程服务的能力,同时,紧密结合精准扶贫,使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促进贫困农户精准脱贫的重要力量。
三是持续健全机制。收益分配合理化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当前大多数合作社第二次分配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不能充分调动社员积极性,导致发展后劲不足。今后几年,有关部门应引导合作社明确各类资产的权属关系,将合作社公积金、财政补助资金等形成的资产依法量化到每个成员,保证利益分配公平、合理,从而提升合作社集体资产的价值,增强合作社的发展后劲,整体推进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上档次上水平。
作为在农业中处于基础地位的家庭经营,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不会是单打独斗,而是主要以合作社的形式结合在一起。为此,我省必须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机遇,创造条件,持续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整体发展水平,从根本上解决“种地”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命题。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