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资讯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农机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各地农机
农机购 农机资讯

补贴率如何定 过高补贴为何危害大

04-20
字体大小:

2015年,黄淮海平原某县为促进秸秆禁烧,出台促进农民购买大马力拖拉机的鼓励政策,在中央购机补贴的基础上,再由县乡镇补贴30%甚至更多,同时还予以贷款。农民甚至不掏钱就可以开回部分机型的机械。在这个“特惠政策”的引诱下,该县农民当年购买大马力拖拉机达2000台以上,而常规年份一般不超过400台。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的拖拉机,兴奋之余也带来了一连串政府始料未及的问题:首先,资金不足,需要的补贴款远超预算安排;其次,大量拖拉机干不足活,甚至无活可干;紧接着,又有农民反映所购拖拉机的质量不达标,配套设施不足、维修等问题也相应出现。

政府花费大笔资金,想做一件惠农的好事,为什么却导致了这种局面?

补贴率设定的玄机

在购机补贴政策实施中,“补什么?补多少?如何补?”是三个首要问题。在政策设计之初,设计者对补多少的问题是经过仔细研究的。将初始补贴比例确定在30%,有比较充分的依据:

农民要占主体,拿大头。农民是农机化市场的经营主体,也是购机主体,应该承担投入的主要部分。“官办农机化”的老路已被实践证明是一条死路,因为在农机化生产经营活动中,只有经营者对投入负责任,才会有好的经营效果。而让农民负责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一定要将他们的自身投入作为主体,政府只起辅助作用,通过补贴支持,引导其发展。

补贴率的高或低将带来市场波动。一般发达国家在实现农机化过程中,都经历过对购机开展补贴的政策阶段,一般补贴率设定在10%至50%之间。补贴过低,政策拉动力不足;补贴过高,一方面会造成农机化市场的大幅波动,另一方面可能造成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因此,补贴率定在30%,是比较科学合理的数值。

“定比补贴”到“定额补贴”

进入到实际操作阶段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复杂性开始凸显。在没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时,农机市场上只有买方和卖方,是一个两方博弈的自由竞争市场。实施购机补贴之后,形成了三方博弈的局面,需求(农户)、供给(产销商)、补贴(政府)三方共同影响市场。

原来在自由竞争市场下的农机市场销售价格,在补贴的影响下会产生变异,也就是补贴基础会变异。在定比补贴方式下,当补贴率确定后,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会千方百计地提高产品的补贴基准(产品价格),以便获得更高的补贴额。

比如A、B两企业,都生产同类型拖拉机。原市场售价分别是9万元、10万,分别补贴2.7万和3万元。为了获得更多的补贴,A企业会向B企业的产品价格看齐,甚至价格定得更高,自然第二年的售价可能分别为11万元和13万元,第三年可能更高。大约在执行定比补贴两三年后,陆续有省市开始试水“定额补贴”。2008年起,农业部全面推行定额补贴,即同类型农机产品采用一样的补贴额。

两种补贴方式的比较

直到今天,仍然不时有回到“按比例补贴”的声音出现。从理论上说,“定比补贴”指向精准,引导明确,易于操作。但是,在行政监管跟不上、市场环境不诚信的背景下,可能引发被补贴产品的价格疯涨,稀释政策效果,导致政策失灵。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定额补贴有更强的可操作性。采用定额补贴以来,确保了购机补贴政策实施的持续平稳,有效抑制了一度虚高疯涨的农机产品市场价格。但补贴额的确定,难以做到精准。一是分档的合理性问题。“宜粗不宜细”的分档原则,简化了分档环节的工作,却使得补贴额的确定失之粗放。二是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同类型产品中,低端产品获得了更高的补贴率,而高端产品处于劣势,不利于农机产品的升级和创新,也部分违背了购置补贴的政策初衷。农业部目前规定“补贴率按照不高于该档所有产品近年(或上年)市场平均价格的30%测定”,这无疑是目前的一个最优选。

过高补贴带来的危害

过低的补贴自然会降低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效果,最不济,也就是回归自由市场机制。相反,在我国农机购置补贴的各地实践中,不合理的过高补贴却屡屡出现。地方出台农机高额补贴政策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希望用高额补贴的手段,推动某一类机械化作业超常规发展,以迅速解决当前面临的难题,如近期围绕秸秆禁烧的相关机具;二是农机化主管部门希望对某一类机具的发展加以重点引导,如曾经的水稻插秧机;三是企业通过政策攻关或虚报成本价格,从而获得政策倾斜。高额补贴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某一类农机具的拥有量,造成农机市场的暂时繁荣。但是,这种发展方式对地方农机化的长期健康发展有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市场失衡。补贴区域内购机量剧增,实际上是市场需求的提前释放,市场的均衡性和持续性遭破坏,后续市场会表现为销售量的大起大落和销售价格的大涨大跌。

经营低效。农民在低投入甚至不投入的诱惑下盲目购机,但是一定时间内,区域总作业量不变,大量新增农机具使用效率低、闲置率高,不能产生高的效益。

地方财政资金外流。与相邻区域补贴额差别越大,越容易诱发违规倒卖。有些较长期实行高补贴的地区,甚至出现了专门从事倒卖补贴机具的产业链,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成为不法分子牟利的新手段。而对于实行高补贴的地方政府,则实际形成地方财政资金的外流。

使用周期缩短。造成农机产品过度更新,极大地缩短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催生了我国农机经营粗放式、高投入、低产出、靠补贴的低效率经营模式。

放大“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例如,对市场平均价格10万元的拖拉机补贴8万元时,市场上最先被抢空的,却是售价仅为7万元的机器。花很少钱甚至不花钱使得农民购机者对品牌、性能、质量、服务的认知敏感度下降,正常市场竞争被破坏。

增加公共服务压力。局部激增的农机具会突然加重农机化公共服务的压力,加剧农机维修难、行路难、停放难的局面,农机生产的安全、农机经营市场的规范都是需要同步应对解决的课题。

加大购机补贴资金不足的矛盾。目前,在我国不少地区,中央财政购机补贴资金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地方政府的高补贴往往捆绑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形成所谓的“累加补贴”。更有不少农机经销商为抢占市场份额、牟取高额利润,不惜孤注一掷,采用“差额购机”的方式营销。一旦销量暴涨,必然导致中央财政补贴资金出现缺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

农机购官方微信二维码

相关报道

安徽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高标准农田 安徽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高标准农田

为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农”领域补短板作用,近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做好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高标准农田工作的通知》。资料图据《通知》所述,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作为实施主体申报项目。

[详情]
宁夏第一季度完成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400多万元

今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结合工作实际,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全力推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截止目前,全区共完成农机补贴资金3426.142万元,占自治区下达资金21%。

[详情]
四川省省级财政对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进行补助 四川省省级财政对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进行补助

根据有关精神,预算年度开始后,各级预算草案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前,可以安排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性支出。近日,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下达2020年省级财政农业改革创新科技示范奖补资金支持种粮大户补贴的通知》(川财农〔2020〕43号)。

[详情]
又一补贴新举措!农机补贴受益信息公示时间压缩至20天 又一补贴新举措!农机补贴受益信息公示时间压缩至20天

2020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支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指导各地做好项目实施工作,确保政策有效落实,近日。

[详情]
中央财政将投入上亿元支持内蒙古综合利用秸秆 中央财政将投入上亿元支持内蒙古综合利用秸秆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获悉,今年,中央财政将投入11432万元支持内蒙古秸秆资源量较大的6个盟市12个旗县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料图据介绍,这批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地区以内蒙古玉米主产旗县(区)为主,兼顾水稻主产区。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