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我国第四大主粮,今年农业部正式规划设计提出把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平均亩产提高到1300公斤,总产达到1.3亿吨左右。
推进机械化生产正当其时
加快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无论是借鉴发达国家马铃薯建设现代生产技术体系的经验,还是我国发展马铃薯的生产实践都充分表明,马铃薯产业要开发好,让“小土豆”变成大产业,推进其生产机械化不可或缺。
目前,我国马铃薯生产成本相对比较高,每吨马铃薯的生产成本是德国、荷兰的一倍以上。降低马铃薯生产成本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推进生产全程机械化来实现规模经营、提高生产率,通过推进生产全程机械化来实现劳动替代、降低日益增长的劳动成本。从宁夏、内蒙古等地马铃薯示范区已开展的试验示范来看,机械化种植马铃薯效率是人工种植作业的10倍以上,马铃薯机械收获的效率是人工收获的30倍以上;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可降低用工成本500元/亩。我国马铃薯主产区大部分地处西北部和西南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当地农民收入和县域经济高度依赖马铃薯产业,大多低于本省(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近几年,由于马铃薯销售价格波动比较大,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
从长远来看,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受农村劳动力大量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和新生代农民择业意愿的影响,如果没有机械化生产替代,像马铃薯生产这样劳动用工量大、劳动强度高的传统农业产业必然会受到冲击。因此,加快发展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已成为缓解劳动力紧缺、提高生产率和产业竞争力、促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必然选择。
通过马铃薯地块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可增强抗旱抗倒伏能力,提高马铃薯单产20%以上;通过实施节水灌溉与微滴灌能够增产1-2吨/亩。现有的示范实践表明,通过推广机种、机收,可节约作业成本30%以上。因此,加快推进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可以极大地起到节本、增产、增效的作用。
可以说,今后一个时期,马铃薯产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马铃薯产业要大发展,推进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可谓正当其时,农机行业大有作为,农机行业必须要跟上,应当有所作为。
“低”、“少”、“差”问题表现突出
然而,目前我国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凸显出“低”、“少”、“差”的问题,显然不适应加快开发马铃薯产业的需要。
首先,马铃薯的机械化水平远远低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马铃薯机械化程度差异较大。超过全国34.2%平均水平的只有13个省,低于平均水平的有15个省,与世界上发达国家马铃薯机械化水平高达95%相比较差距更加明显。
从机具角度看,我国适宜马铃薯生产的农机装备少。与国外先进机具相比,目前市场上的国产马铃薯作业机具虽然有价廉的优势,但在产品品种上,例如自走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精细化旋耕起高垄马铃薯专用复式整地机等机具皆为空白;在产品的制造质量、技术性能上与进口机具还存在较大差距,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实际需求。在播种环节,能够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铺膜、覆土的复式综合作业机具少。收获环节,能够一次性完成挖掘、分离、分选、装箱作业的联合收获机更少。
农机农艺融合差。全国马铃薯种植分布广泛,山地、丘陵占不小的比例,自然条件和农民生产习惯差异大,种植制度复杂,单种与间套种并存,起垄高低不一,农机农艺融合尚未起步。农民更易于接受和应用先进的农艺技术,而忽略农机化技术要求。种植模式的多样性,严重阻碍了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普及。由于马铃薯种植区域分布广,农艺标准不一,农机难以适应多样化的农艺要求,农机农艺融合难度大,马铃薯机械化技术路线和作业工艺难以统一规范。
怎样把机械化这个短腿加长补壮
首先要积极促进马铃薯机具产品的研发。机具产品研发创新是推进马铃薯机械化的重要推动力。鼓励和选择有一定研发基础的企业、研究机构,形成马铃薯机械研发联合体,组建公共研发平台,促进多方力量整合,创新合作机制,加大引进吸收再创新力度。选择一些价格相对低、性能较好、有发展潜力的机具,优化机具配套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试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至企业,促进企业提高机具的适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其次要着力推进农机农艺技术的融合。要充分利用全国优势资源,加强适宜机械化的马铃薯品种选育和推广。因地制宜,在大面积种植区推广区域化的种植模式,统一垄距、行距等技术要求;在一定区域内实现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播期、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机械作业,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土地流转,形成众多种植大户,大力推进标准化种植、规模化作业和机械化生产,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经营方式,从品种、耕整、种植、植保、灌溉、收获等方面,围绕关键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推广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
第三要搞好现有机具选型推广。集成示范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组装轻简化栽培、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化生产等关键技术,推广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技术模式,提高生产科技水平和质量效益。发挥规模经营主体、基层农机推广机构作用,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把成熟的配套机具推广给农民,提高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水平。
第四要强化示范基地建设。根据农业部《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遵循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社会化服务的规律,推进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发展。选择当地政府有积极性、市场主体有意愿和实力、土地整治有基础的区域优先设立示范基地,建立一批马铃薯高产高效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在示范基地建设中,优选品种、种植模式,优化机具选型和配套方案,研究总结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经营管理成功模式,探索适合现代农业要求的全程机械化技术实现方案。打造出一批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区,使之成为马铃薯产业农机化科技创新的载体、技术示范的窗口。
第五要落实完善扶持政策。应发挥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作用,在马铃薯主产区要将更多的资金优先用于补贴先进适用的马铃薯机具上。重点补贴马铃薯播种和收获机具,扩大马铃薯补贴机具种类,努力实现马铃薯生产所需机械应补尽补。积极探索马铃薯机具金融租赁新模式,开辟农民购用机新渠道。安排专项农机化技术财政推广资金,支持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示范。将马铃薯机具农机手培训纳入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重点支持。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