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资讯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农机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各地农机
农机购 农机资讯

马铃薯主食化要瞄准目标群体

03-28
字体大小:

马铃薯主食化,要实现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精准对接。认真对待消费者的需求,马铃薯主食化推广的步伐就能加快。

6.jpg

一直被当做盘中菜的马铃薯也能成为碗里的主食。近日,农科院举办了一场马铃薯主食化的研讨会,在现场展览出了150多种马铃薯主食产品,除了马铃薯馒头、面条、米粉等大众化主食,还有马铃薯热干面、乌冬面和栲栳栳等富含地域特色的主食。参展的观众举起手机,争相和马铃薯主食产品合影。

马铃薯主食产品已在北京部分超市上架,吸引不少顾客咨询。但也有人嘀咕:“偶尔尝个鲜可以,但要成为主食的一种,恐怕吃不习惯。”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个人的饮食习惯根深蒂固,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顿顿离不开米饭,马铃薯主食“挤”上餐桌,最终还得过消费者这一关。

可以说,马铃薯主食化,是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动作为。一方面,作为传统口粮的玉米库存量大,需要调减。另一方面,消费结构日益多元,农产品品种应该增加。“一增一减”,为马铃薯主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科研机构已经行动,筛选出了适宜做主食的马铃薯品种;龙头农企也研发了马铃薯粉占比越来越高的马铃薯主食产品。

发力供给侧,更要和需求侧精准对接。新食品营养再丰富,形式再新颖,群众不接受,还是落不了地。认真对待消费者的需求,找准目标群体,变“大水漫灌”宣传为“精准滴灌”式渗透,才能疏通马铃薯主食和餐桌的“最后一公里”。

目标群体在哪里?“把关人”理论最早是通过研究居民消费习惯而提出的。二战期间,因食物短缺,美国政府推广动物内脏,效果不佳。心理学家卢因通过研究发现,家庭主妇是选择新食材的关键节点。推广马铃薯主食产品,同样也要找准“把关人”。具体到每个家庭,大部分是负责做饭的“妈妈”。有一个段子说,妈妈从来不挑食,因为她买菜只挑自己爱吃的。冷幽默的背后其实揭示了“妈妈”的强大作用。推广马铃薯主食,不能忘了家庭主妇。

瞄准目标群体,实现渠道定制。大妈们经常聚集在社区、广场和超市,可以多在这些场合开展各种马铃薯主食的科普讲座、品尝活动,让她们不仅了解到马铃薯主食化的各种益处,更能亲自感受到马铃薯主食产品的美味。大妈们爱聊天,口碑传播应成为推广的重要手段,比如在社区中选择推广志愿者,利用闲暇聊天等方式,推广马铃薯主食产品。

精准推广,还要把准目标群体的消费心理。当下,追求营养健康的消费心理成为主流。在推广内容上,应重点宣传马铃薯主食产品的营养价值。特别是,让消费者实实在在“看得见”。农科院推出了马铃薯评价体系标准和测验方法,不仅能够检测到主食产品中是否含有马铃薯全粉,更能检测出精确的含量和营养元素。通过科学检测,马铃薯主食的营养价值一目了然,消费者可以更加“放心”。总之,只有实现供给和需求的有效对接,马铃薯主食化的步伐才能越走越稳。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机购官方微信(nongjigou)。

农机购官方微信二维码

相关报道

智领未来|爱科中国2025年经销商大会隆重召开 智领未来|爱科中国2025年经销商大会隆重召开

1月8日,以“智领未来”为主题的爱科中国2025年经销商大会在“制造之都,常乐之州”江苏常州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爱科中国经销商和爱科中国区团队等200余人齐聚常州,共同回顾2024,展望2025及未来发展蓝图。

[详情]
农业农村部审议通过《2025年全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

1月8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2025年全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研究部署有关工作。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安全高度重视,强调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详情]
山东省发布新一轮农机补贴额一览表(第一批) 山东省发布新一轮农机补贴额一览表(第一批)

关于《山东省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第一批)》的通告鲁农机字〔2024〕12号各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意见〉的通知》(农办机〔2024〕3号

[详情]
安徽省发布实施《水田翻地碎混机》等三项农机专项鉴定大纲 安徽省发布实施《水田翻地碎混机》等三项农机专项鉴定大纲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发布农业机械专项鉴定大纲的公告根据《农业机械专项鉴定大纲备案管理规程》(农机管〔2021〕2号)和《安徽省农业机械专项鉴定大纲管理办法》(皖农办机〔2020〕4号)要求,我厅制定了《荸荠收获机》1项专项鉴定大纲。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