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到小满日夜黄”,每年小满过后中原大地便进入了“麦收时间”。在河南省舞阳县的十里铺村,小麦已经成熟,眼瞅着一片乌云飘来,村民黄德年却不急不慌:“收割机马上就到了,没等雨下来,麦都收完了。
[详情]5月31日,在济宁市嘉祥县仲山镇,工作人员在遥控指挥自动驾驶收割机作业。当日,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举行的2019年山东“三夏”机械化生产开机仪式上,自动驾驶收割机、自动驾驶播种机等齐亮相,并进行实地作业。
[详情]5月31日,由40余家产、学、研单位构建的国家智能农机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河南省洛阳市正式成立并举行隆重仪式。这是以智能农机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基础,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培育联盟规范、标准培育的又一个覆盖全国的产业联盟。
[详情]近日,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以下简称“亚太经社会”)在京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加强可持续农业机械化领域合作,促进中国及亚太区域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发展。
[详情]5月29日,在河南省舞阳县保和乡大路李村的一处麦田里,农机手操作机械收割小麦眼下,“中原粮仓”河南迎来丰收季,各地小麦收割陆续开始。截至5月29日17时,全省已收获小麦1598万亩,约占种植面积的18.5%,机收率达到99%。
[详情]近日,夏粮主要作物小麦由南向北梯次成熟,各小麦主产区天气晴好,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已进入集中收获期。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截至5月28日,全国已收获小麦4000万亩,当日机收面积694万亩,标志着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大会战全面启动。
[详情]题图:5月22日,收割机在颍上县垂岗乡陶大郢村麦田里收割小麦。王林洪 摄“大杏金黄小麦熟,堕巢乳鹊拳新竹”。当前安徽省小麦已经成熟,自南向北全面开镰,宣告“三夏”大忙拉开大幕。
[详情]吞金浪,漱金流,吐金蛋,410万台(套)以上农机,正在河南省8600万亩麦田“讲述”着现代化收获的“童话”:麦粒归仓、秸秆打捆、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这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大阅兵”,也是重塑农业经营体系的“大展览”。
[详情]50多年前的春耕时节,吉林省榆树市长发村开进了一台“东方红”拖拉机。时至今日,这里的机械化率达到了100%,也培养了三代拖拉机手。从第一代“东方红”拖拉机到如今的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从人人羡慕的新中国第一代拖拉机手,到如今智能化大型农机人人会开。
[详情]近日,伴随着机器轰鸣声,一架六铧调幅犁正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北川乡北山根村的油菜种植地里进行春翻作业,之后一台安装有自动驾驶机构的免耕播种拖拉机进行精准播种作业,改变了以往繁杂落后的整地作业……这场作业不是普通的春翻、播种作业。
[详情]内 容 提 要央视二套《中国财经报道》5月24日报道:全国冬小麦大面积机收即将开始,今天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三夏机械化生产会议并进行部署,确保夏粮由丰收在望,转化为丰收到手,为全年粮食丰收赢得主动。
[详情]五月的西昌已是骄阳似火,20日中午从这里出发,汽车驶过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沿途可见初夏的大凉山郁郁葱葱,一片生机盎然景象。跋涉三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室外温度也骤降至15摄氏度,凉风阵阵,寒意中却涌动着一股暖流。
[详情]3月19日,河北省邯郸市磁县朝冠村村民遥控植保无人机进行喷药作业。郝群英摄(人民视觉)4月1日,在江西省吉水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农技人员正在纹络式温室育秧苗床查看稻秧生长情况。
[详情]“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作为岭南四大名果之首的荔枝,因其香甜可口,因其冰清玉洁,与历史结缘,引多少文人墨客留下多少名诗佳句。5月21日9时许,在广州市从化区荔博园。
[详情]山东潍坊市的寿光是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目前全市有蔬菜生产基地60万亩,586个品种获得“国家优质农产品”标志。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九届,成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的重要平台和国际农业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
[详情]▲5月15日,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巴斯克维尔,豆农约翰·博伊德在自己的农场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刘杰摄新华社美国巴斯克维尔5月20日电(记者孙丁、熊茂伶、胡友松)“如果我不能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播种,就全完了。”美国弗吉尼亚州豆农约翰·博伊德说。
[详情]5月22日,小满节气刚过,在豫南确山县三里河乡南泉村八里庄村民组田间,一望无际的麦田内飘散着麦香,微风吹来,金黄的麦穗从远处涌来,形成阵阵麦浪。村民杨永生指挥着一台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自家的小麦,看着长势大且饱满的麦穗,杨永生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详情]5月1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浙江杭州开展。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出席并宣布开展,副省长彭佳学出席开展式。本届茶博会共有四个特点:一是紧扣时代主题。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茶博会特别设置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茶成就展,回顾历史,展示成果,凝聚动力。
[详情]潘湘华(左)和潘罗生(右)两兄弟用自己发明的水稻直播机在田里作业。潘湘华(右)和潘罗生(左)在操作小型车床制作水稻直播机配件。这两年,两兄弟不断改进技术,改进后的机器更轻便、灵活,可以360度原地旋转,且只有20斤重,一个成年人直播一亩地最多需要20分钟。
[详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举足轻重。要发挥好粮食生产这个优势,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
[详情]